衛教影音肝病資訊

睡駕危害不輸酒駕 醫籲呼吸中止症療程納保

返回上一層
打鼾不只讓擾人,還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警訊。2017年台灣10大死因中有9項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有關,風險不比酒駕低,有醫生呼籲政府正視並推動相關健保補助。
 
睡眠呼吸中止症 呼吸會暫停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指一個人睡覺時呼吸道肌肉會間歇性放鬆、塌陷,導致呼吸道受阻、呼吸暫停,此時空氣無法順利進入肺部,身體血氧濃度下降,腦部缺氧就容易受刺激、驚醒,睡眠便頻頻中斷。
 
根據統計,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在男性盛行率約4%,女性則為2%。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打鼾,包括習慣性打鼾、鼾聲很大等,醒來後感覺口乾舌燥、很疲倦,或產生頭痛、白天嗜睡等。有時候,枕邊人會看到患者突然呼吸中止,患者也會常睡覺睡到一半驚醒。
 
有些族群比較容易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像體重過重、脖子較粗、呼吸道較狹窄、顎部結構異常、鼻阻塞、高血壓、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家族史、抽菸、有喝酒、服用安眠藥、鎮靜劑習慣等族群;另外男性、年長者出現比率也較高。
 
治療方式包括使用「連續正壓呼吸輔助器」(CPAP)、「口腔咬合器」、手術等。口腔咬合器的主要功能是讓下顎往前移動,藉此保持通氣道的暢通,預防睡眠時的呼吸道塌陷。每天睡覺時都要配戴,適合輕度但症狀不明顯,或是中、重度但不願意使用正壓睡眠呼吸器的患者。
 
連續正壓呼吸輔助器治療原理是提供正向壓力氣流,讓正向壓力氣流經過鼻罩,進入呼吸道,這樣患者就算在睡覺,呼吸道也能保持通暢,此時呼吸就會變得較規律,打鼾也會停止、大幅改善。當血氧濃度、睡眠情況恢復正常,生活品質自然大幅改善。
 
除了接受正規治療,患者生活習慣也要調整,像減重、規律運動、睡眠充足,避免酒精、鎮定劑、安眠藥濫用、戒菸等,都對改善睡眠品質有幫助。
 
臺大醫院睡眠中心團隊曾發表研究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嚴重度與呼吸道發炎反應息息相關,因為睡眠呼吸中止容易造成缺氧,體內血氧濃度忽高忽低,便容易產生氧化還原反應,進而導致全身性發炎反應;而呼吸道間歇塌陷,也容易產生呼吸道局部發炎反應。這樣的患者在運動時,換氣量增加,呼吸道產生過敏反應的機率也會比較高。
 
睡眠呼吸中止症會影響全身健康
多項研究證據也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較容易產生高血壓、中風、心臟病、糖尿病等問題,由於較無法集中注意力、警覺性較差,出現車禍、工作意外傷害等機率也較高,患者也較可能產生憂鬱症、夜間猝死等風險。所以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不能輕忽,要早點診斷出來接受治療。
 
兒童也有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不只成年人會產生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兒童、青少年也可能產生這種困擾,不過13歲以下兒童判定的標準會與成人不同。根據統計,約3成左右學齡前幼童會習慣性打鼾,其中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幼童約佔1%到3%。
 
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除了可能產生重複呼吸暫停、容易驚醒、尿床、張口呼吸等症狀,有時也會以疲憊或學習障礙、過動等症狀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