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影音肝病資訊

大腸癌台灣發生率高 息肉癌化機率高嗎?

返回上一層
大腸癌已經連續十年度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讓民眾對大腸息肉聞之色變。不過,大腸息肉種類不只一種,並非一律要切除。
 
好心肝門診中心院長邱世賢醫師曾接受《好心肝》會刊諮詢時指出,大腸息肉指的是大腸黏膜表面的隆起組織,由表皮不正常增生所形成,主要分為「增生性息肉」與「腺瘤性息肉」兩大類,臨床上95%息肉皆屬於這兩種息肉,性質不同,處理方式也不一樣。
 
「增生性息肉」多出現在乙狀結腸、直腸部位,日後轉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非常低。但若是長在非乙狀結腸、直腸位置的息肉,又大於0.5公分以上,則有可能是另一種也會癌化的扁平鋸齒狀腺瘤,此時仍會考慮予以切除。不過,另一種「腺瘤性息肉」就需要特別提高警覺,因為此類息肉為癌症的前身,可能生長在大腸的各個位置。腺瘤性息肉在病理組織上又分為管腔狀、絨毛狀以及二者混合存在的混合型,其中又以絨毛狀的腺瘤癌化的可能性較高。
 
目前政府針對50歲以上、75歲以下民眾,提供2年免費一次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再做大腸鏡檢查。不過,由於大腸癌有逐年年輕化的趨勢,對於高危險群民眾,如:飲食習慣不良(像是嗜吃紅肉、加工肉品等)、有代謝症候群等,應比照有大腸癌家族史之民眾,可提前至40歲或更早就進行檢查。
 
至於檢查頻率,依不同情況有不同的建議:
1.若大腸鏡檢查發現有腺瘤性息肉且有絨毛狀變化,或是高度分化異常的息肉;或是有1公分以上的腺瘤性息肉;或一次發現3個以上腺瘤性息肉,這類病人屬於高風險,建議一年後再追蹤。
2.若非高風險的狀況,例如只有1~2顆不到1公分的小腺瘤性息肉,則建議1到3年做一次大腸鏡。
3.若檢查無異常,則每3到5年做一次檢查。
一般來說,息肉切除後不會在同一部位復發,除非當時切除時未切乾淨,原來的組織再復發;或是上次檢查時,息肉位在皺褶背後不易觀察的部位。腺瘤形成約5~10年,癌化少則也要3年,加上大腸鏡為侵入性檢查,所以若無異常,臨床不需要太過頻繁的檢查。
不過,大腸鏡的檢查頻率也和清腸程度有關,清腸執行得越徹底,醫師愈能完整一覽大腸全貌,若清腸未徹底,息肉藏在糞便底下,醫師無法揪出病灶,檢查的準確率自然會大打折扣,因此大腸鏡檢查前應遵守醫囑清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