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影音肝病資訊

清明掃墓小心被「牠」咬! 延誤治療死亡率高達60%

返回上一層
今(2018)年清明節適逢連續假期,民眾掃墓祭祖、赴郊外踏青、露營或從事登山活動等,容易接觸到恙蟲孳生的草叢環境,增加感染恙蟲病的風險。依據疾管署疫情監測資料顯示,今年截至3月25日,國內共計67例恙蟲病確定病例,個案感染地以台東縣(20例)最多,其次為花蓮縣(15例)。臺灣全年皆有恙蟲病病例發生,於每年4至5月病例開始增加,6至7月為高峰期,2015至2017年統計資料指出,全國各縣市均有恙蟲病病例報告,其中以澎湖縣、臺東縣、花蓮縣、金門縣較多。
 
《全民健康基金會》發行之【好健康】雜誌「野外求生術 遭蜂螫、蛇吻、蟲咬怎麼辦?」文章指出,台灣全年皆有恙蟲病病例發生,病例數通常自5月開始呈現上升,6至7月達高峰,9至10月出現第二波流行。
 
▲恙蟲小知識(翻攝疾管署網站)
 
恙蟲病是由感染立克次體的「恙螨」,將立克次體透過叮咬傷口進入人體而感染,不會直接人傳給人。
 
被咬傷後會出現發燒、頭痛、背痛、惡寒、盜汗、淋巴結腫大等症狀,恙螨叮咬處會出現無痛性的焦痂、一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有時還會併發肺炎或肝功能異常,延誤治療時,死亡率可高達60%,但若能即時就醫,給予抗生素治療可治癒。
 
在恙蟲病高風險地區活動時,宜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手套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亦可於衣物及皮膚裸露處塗抹防蚊藥劑,同時在活動結束後儘快沐浴並換洗全部衣物,以避免恙螨附著叮咬,降低感染風險。
 

健康Q&A

Q、在野外緊急時,可用尿液「中和」被昆蟲或動物咬傷的傷口嗎?
A、有些人會在傷口上塗抹口水或尿液,事實上這是無效的,也不建議,因為我們的口水或尿液並非無菌,任意塗抹在傷口上,很可能會讓傷口的處理變得更麻煩,過去就曾有這類個案,在就醫時,造成後續傷口照護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