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影音肝病資訊

傳染力強 嚴防腸病毒襲擊幼兒

返回上一層
依流行病學統計,每隔3至4年腸病毒71型總會出現大流行;家有幼兒的家長如何因應?
 
臺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張鑾英,曾在《好心肝》會刊接受諮詢時表示,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統稱,其中包括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68至71型等,共約有67型,隨著分子生物科技的進步,至今被發現的種類仍在持續增加之中。而其中最令人擔心且最易導致嚴重併發症的,就是腸病毒71型。
 
很多人誤以為「腸病毒」指的是病毒本身會引起腸胃症狀,其實不然,主要是因為這些病毒的主要複製場所是在腸道之中,而有此命名。
 
腸病毒的傳染力很強,可以經由口沫傳染及糞口傳染兩大途徑向外擴散,而且在初感染的急性期,也能從接觸病患皮膚上的水泡及分泌物而受到感染。
 
病毒的潛伏期約為接觸後的2天到10天左右,通常在症狀出現的前一天就已經具備傳染力,並以發病一周內的傳染力最強。而且,病毒在口鼻分泌物中仍然可持續存活一至兩周,這也是醫界一直強調,病人在急性期需飛沫隔離的最主要原因。至於在腸道中的病毒,能存活得更久,長達8至12周,也就是說,只要腸胃道的病毒依然存在,即使病人本身已經沒有任何症狀,仍可能因為衛生習慣不佳而不慎傳染給他人。
 
腸病毒最容易侵犯年齡小的孩子,而成人則因多數已接觸過腸病毒,體內可能已有此次流行型別的抗體或其他型別之交互保護抗體,所以即使受到感染,症狀也可能不明顯,卻仍然有傳染力,防不勝防。
 
一旦感染腸病毒,因年齡與體質的差異,症狀嚴重度也不一樣。有些人在感染後可能只會出現類似普通感冒的輕微症狀甚至是毫無症狀,通常典型症狀為手足口病及皰疹性咽峽炎。
 
腸病毒最令人擔心的是引發重症,包括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類小兒麻痺症候群等重症,這表示病毒已經侵犯大腦中樞神經、心臟或全身,不僅可能會讓病情迅速惡化、來不及救治,即使挽回生命也可能造成終身的後遺症。所以,自感染腸病毒出現症狀後2至7天內要特別小心,若病童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時,務必及早送到大醫院進行診治。
 
要預防腸病毒必須勤洗手。腸病毒屬於沒有外套膜的病毒株,一般清潔劑或酒精雖然無法完全殺死腸病毒,但透過勤洗手,可將手上的病毒「洗掉」。此外,在流行期間應避免到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若家人不幸感染,更要隔離至少一周,只要遠離病毒,嚴重度就會少一點。
 
腸病毒對環境很有耐受性,又耐酸,若要消毒居家環境,必須使用含氯的漂白水,才能使其失去活性。此外,腸病毒雖能在室溫中存活數天,卻怕高溫的環境,因此,可將食物器皿加熱消毒處理,或將內衣褲浸泡於攝氏50度以上熱水,皆能有效減少腸病毒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