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影音肝病資訊

不同於水土不服 旅遊者腹瀉多半細菌惹禍

返回上一層
搭飛機千里迢迢飛到美麗的異國,準備開始大玩特玩,卻突然肚子不舒服,頻頻跑廁所?這可能是罹患了「旅遊者腹瀉」!面對這掃興又惱人的問題該怎麼辦?
 
好心肝門診中心專任主治醫師、臺大醫院內科部兼任主治醫師翁贏雪,曾在接受《好心肝》會刊專訪時表示,人到了異國、異地旅遊時,攝入不乾淨的飲水或食物導致拉肚子,醫學上稱之為旅遊者腹瀉,這與一般人常講的「水土不服」很類似,但不完全是同樣的意思。所謂水土不服有人說是因腸胃對異國、異地的微生物一時無法適應所引起,所以有些人甚至流傳出國時可從家鄉帶一瓶水,分批分次加入當地的飲用水中,慢慢「馴化」自己的腸胃內的微生物菌落,就不易發生水土不服的問題。
 
但醫學上則認為旅遊者腹瀉多半(約8成)是由細菌引起,通常是吃、喝了遭細菌污染的食物、飲水,或是飲食前沒有洗手導致,這些細菌如產腸毒素性大腸桿菌,其次是空腸彎曲菌、志賀菌;少數是病毒(如輪狀病毒或諾羅病毒等)或寄生蟲引起。
 
對於旅遊者腹瀉的預防,最好的方法還是飲食上多注意,一定要喝煮沸過的水或是乾淨的瓶裝水;也不建議吃生菜、生食類的食物,即使是水果,也建議只吃自己剝皮或削皮的水果,如果是切好的水果最好別碰,因為不知道別人削切水果的環境乾不乾淨?有沒有被不潔的水污染了?有沒有被蒼蠅沾染等。此外,盡量選擇衛生條件良好的餐廳用餐,避免清洗碗盤設備較差的路邊攤等。當然飯前便後一定要用乾淨的水及肥皂洗手。
 
有些人因為有過旅遊者腹瀉的經驗,擔心下一次旅行時又會發生,所以出國前希望醫師開立預防旅遊期間腹瀉的相關藥物。不過引起旅遊者腹瀉的主因是「細菌感染」,若要預防性投藥,需用口服抗生素,但因有抗藥性問題,且避免濫用,故不建議一般人事先服用抗生素預防,除非是免疫力低下的民眾,例如本身患有自體免疫疾病,或是先天免疫不全疾病的患者,才會建議可以預防性用藥。目前常用的抗生素是以ciproxin這一類的藥物為主。
 
若是旅遊者腹瀉,症狀通常只維持3、4天,很少超過7天以上,所以,如果症狀持續太久都沒好,或有其他症狀,例如高燒、血便,或發生難以忍受的嚴重腹絞痛,還是要盡快就醫,因為也有可能是感染了傷寒、痢疾、霍亂等傳染病。
 
以傷寒來說,除腹瀉外還可能有持續性發燒、頭痛、厭食、腹痛、身軀出現紅疹、咳嗽、便秘或腹瀉、淋巴腫大等;霍亂的話可能會有無痛性大量米湯樣水性腹瀉、嘔吐、快速脫水;而桿菌性痢疾則有腹瀉、發燒、噁心,或有毒血症、嘔吐、腹痛,患者因黏膜潰瘍常導致糞便中有血跡或黏液或膿。有上述狀況還是應該盡快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