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影音肝病資訊

胃痛買成藥吃就不痛?釐清胃藥迷思

返回上一層
胃痛就到藥局買成藥來吃,是很多人習以為常的行為,其實,胃痛的原因很多,胃藥的種類也很多,沒有找出病因只一昧服用成藥,其實是很危險的行為。
 
好心肝門診中心副院長林姿伶,曾在《好心肝》會刊撰稿指出,胃藥可以分為制酸劑、黏膜保護劑、局部麻醉劑、促排劑、平滑肌鬆弛劑以及介面活性劑等。
 
制酸劑主要用於抑制或中和胃酸分泌,依據作用的機制不同而有各類藥品;黏膜保護劑作用機制為形成黏液層覆蓋黏膜,物理性隔絕胃酸的刺激;局部麻醉劑顧名思義有局部麻醉的效果,可達到止痛的目的;促排劑是促進消化道的蠕動、加速胃部排空;平滑肌鬆弛劑可以減輕胃腸的痙攣;介面活性劑使得黏液稀釋,便於胃部氣體的吸收以及排出,用以改善胃部脹氣以及食物與消化酵素間的混合。
 
不少人一胃痛,就直覺是胃酸過多,所以就想吃制酸劑類的胃藥。其實胃痛原因很多,不能一概而論。胃部的痛覺神經位在肌肉層中,因此在已經有胃糜爛以及胃潰瘍的情形下,胃酸就會刺激肌肉層,產生疼痛。只是局部發炎或功能性障礙、排空不佳的情形下,胃部因氣體或食團而脹大、拉扯肌肉層,也會產生疼痛。所以,即使只是胃部平滑肌的痙攣,或者吃太撐、消化不良等,仍然會產生胃痛,與胃酸不一定百分之百相關。
 
此外,胃的地方痛,一般人都以為是「胃痛」,拼命吃胃藥,事實上,胃的地方痛,有很多原因,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會感覺上腹痛,膽結石或肝內膽管結石掉下來都會痛,胰臟癌或肝癌很大了,也會「胃痛」。因此,有「胃痛」一定要找醫師好好診斷一番,不要隨便自己買藥吃,才不會延誤病情。
 
藥局常見販售的胃藥種類為弱效的制酸劑以及黏膜保護劑等。如果長期服用,因為胃藥普遍含有鋁離子,所以有可能增加體內鋁離子的濃度。部分研究指出,體內鋁離子濃度過高的結果,可能增加失智症以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風險。同時,胃藥雖能減緩胃部不適,但長期倚賴胃藥成藥卻疏於檢查病因,可能導致早期癌的診斷被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