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影音肝病資訊

如何偵測有沒有肝癌?專業醫師解讀|好心肝·好健康

返回上一層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都是發生肝癌的重要危險因子。門診追蹤有很大部分是在偵測是否有肝癌發生,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另外,肝癌根除治療後,也要持續追蹤有無復發,以便早期治療。好心肝門診中心肝膽腸胃科特聘教授、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研究發展執行長李宣書表示,目前追蹤及偵測的方法包括定期超音波和血液胎兒蛋白(AFP)檢查。這時候的重點是在發現早期肝癌。檢查工具的好壞,是以其靈敏度(A/A+C)和特異度(D/B+D)來表示。如果合併多種檢查工具,只要一項異常就訂為檢查結果陽性。有些早期肝癌超音波看不到,但是AFP升高;有些剛好相反。因此兩個併用可以減少偽陰性(C)。減少偽陰性在臨床上是最重要的,以避免漏掉早期診斷。肝癌的腫瘤標記除了AFP外,還有AFP-L3和DCP (或稱PIVKA-II),如果合併起來檢查,自然可以減少偽陰性。台灣自2020年9月1日起健保開始給付PIVKA-II的檢查,每年兩次,需符合規範。
 
偽陽性(B)倒是不怕,因為檢查結果陽性後,就會進一步以電腦斷層掃描或是磁振造影來做確認。後面這二種貴重的檢查不適合用來做為追蹤檢查的用途,除非是自費的。但是此時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沒有發現腫瘤時仍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有時超音波發現腫瘤,但可能肝癌還在初期演變階段,腫瘤的血管變化沒能符合電腦斷層來診斷,經過幾次密集的電腦斷層檢查後才能確診,或是選擇肝腫瘤切片來確診。另外有的AFP已經不正常的逐漸高起來,非常懷疑是肝癌了,但是超音波、甚至電腦斷層都看不到腫瘤。筆者曾有2個這樣的病例,經過每3個月一次密集的電腦斷層檢查,一個在9個月後,另一個在1年半後,才在電腦斷層發現約2公分的肝癌,經過電燒後,AFP都降回正常。所以初步診斷是偽陽性的病例還是要密集再檢查的,有可能從偽陽性變成真陽性。
 
影像的診斷比血液的診斷更重要,因為知道腫瘤的位置才得以進行根除療法,例如開刀或是電燒。
 
另外,現今發展出一些先進的液態生檢方法,可以用在偵測癌症,或是代替癌組織切片取得癌細胞的基因特性以利治療。如果用途是前者,那就要跟AFP放在一起,看看加上此方法後能夠增加多少診斷的靈敏度,才能知道它的角色與價值。更多全文請見 https://bit.ly/2Z0lC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