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影音肝病資訊

超音波影像判讀肝臟健康 權威曝「某些疾病與肝癌難區分」

返回上一層

肝癌患者開刀切除後要密切追蹤,但有時候超音波掃描時會看到一些陰影,這時候不一定是肝癌復發,有可能是血管瘤。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許金川醫師

一位肝癌患者來信詢問:「1年前手術切除肝腫瘤,原本一切穩定,直到上週回診,醫師告知腹部超音波有看到1顆約1公分的腫瘤,疑似血管瘤,已再安排電腦斷層檢查,我好擔心肝癌是不是復發了!請問肝癌術後有可能長出所謂的血管瘤嗎?如果是血管瘤,有需要治療嗎?會不會之後也轉變為肝癌呢?」

對此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許金川醫師撰稿【肝癌術後發現腫瘤 不一定是肝癌復發】指出,肝癌患者通常每3個月要做1次抽血及超音波追蹤檢查,難免心情會有些忐忑不安。不過,肝癌患者治療後,若再發現腫瘤,不一定就是肝細胞癌,也有可能是血管瘤或增生性的結節。許金川教授透露,有時候脂肪肝分佈不規則,也常常會誤導超音波影像判讀,「這些假影跟肝癌真的很難分。」都還需要再進一步釐清。

 

許金川教授表示,回診發現肝臟有一顆疑似血管瘤的陰影,是有可能的,肝內血管瘤算是肝內血管的增生,與個人的體質較有關係,只是有時候小型血管瘤的特徵不是很顯著,跟肝癌細胞不容易區分,加上又是肝癌病患,更要謹慎處理,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是必要的,以不同的成像原理進行比對,以了解是否有變化。

如果電腦斷層檢查結果較偏像血管瘤,持續保持追蹤觀察即可,並不需要做治療,也不需用藥,一般來說血管瘤變大的速度很慢,也不會轉變為惡性腫瘤。但如果電腦斷層檢查仍無法判定,可再安排核磁共振檢查。

若仍無法判定良惡,可先保持密切追蹤腫瘤的大小及性質有無變化,日後若有必要再考慮做切片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