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期
出刊日:2012-10-15
返回上一層醫療新知 美國建議擴大篩檢C型肝炎
美國疾病管制局(CDC)最近建議,所有1945年至1965年出生的民眾都應全面接受C型肝炎的篩檢,並建議篩檢呈陽性者,同時接受酒癮的篩檢及諮商。
諮詢:粘曉菁(本會副執行長、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
撰稿╱許藝瀚(前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研修醫師、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碩士班)
過去美國曾經針對高風險族群(如曾使用靜脈注射毒品、早年接受過輸血或器官移植、長期洗腎、或原本即有肝功能異常者)進行C型肝炎篩檢,而現在更進一步建議所有於1945年至1965年出生的民眾皆應接受檢查。
1945年至1965年在美出生者 染C肝比率高
雖然以進行人口普查的方式進行C型肝炎檢查,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但美國疾病管制局決定擴大篩檢範圍的理由在於,僅僅針對高風險族群所進行的篩檢,無法確實降低不知道自己C肝帶原的人數;而因為醫療時代背景的因素,調查又發現1945年至1965年在美國出生的民眾,曾暴露於C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比率佔了全美國的76%,因此認為針對這個年齡層進行全面的篩檢,有助於協助尚不知情的C肝帶原者發現病情。
根據美國研究,如果沒有特別針對病毒性肝炎測試,單單以肝功能指數(ALT)作為評估工具時,會有一半左右帶原者不會被檢查出來,而這當中有20%到30%患者最後將可能產生嚴重的肝臟病變,也就是一發現就已經是肝硬化或肝癌,嚴重威脅生命。
C型肝炎的傳染途徑為血液或體液感染,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暴露於病毒的威脅卻不自知。事實上,許多帶原的民眾都忘了自己為什麼會被感染。因此,每個人都有被感染的機會和可能性,萬不宜因為覺得自己不可能被感染而掉以輕心。
及早發現帶原可用藥治療
C型肝炎帶原的治療,隨著藥物的發展,目前合併使用干擾素以及抗病毒藥控制,大約50%的患者可以將體內的病毒量降低到偵測不到的程度,同時各種更新、藥效更好、副作用更少的藥物也正在緊鑼密鼓的開發當中。美國的研究顯示,如果順利地將病毒量降低到無法偵測,帶原者發展成肝硬化或肝癌的機會即能大幅降低,因此,設法找出C型肝炎帶原者,對維持患者的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戒除酒癮可避免肝炎惡化
病毒性肝炎帶原者如果又有酒癮習慣,不論是得到肝硬化或是肝癌的機會都會大幅提升。因此,帶原者如果想維持身體健康,除了針對病毒性肝炎治療外,如果能夠戒除酒精,也會有很大的幫助。惟酒精使用的戒除有時非靠一己之力所能夠達成,許多酒癮者往往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針對這樣的狀況,美國的研究也顯示,適當的酒癮諮商平均約能降低40%左右的酒精使用量,有相當程度的改善,因此疾病管制局同時建議C型肝炎帶原者應接受酒癮的篩檢及諮商。
肝病是我們「國病」
相較於美國,台灣是病毒性肝炎盛行率相當高的國家,人人也都應有可能被感染的憂患意識。其中尤以B型肝炎最為嚴重,在民國75年7月全面施打新生兒B肝疫苗前出生的「舊台灣人」,成人B肝帶原率約高達15~20%,全台約有近300萬名的B肝帶原者;而C肝帶原率約4%,人數也約有40~60萬人,這些慢性B、C肝帶原者,都隱藏著慢慢走上肝病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不幸之路。
儘管如此,廣大的肝炎島上,仍有約2/3的人不知道自己已是B、C肝帶原者,而知道自己是B、C肝帶原者也仍有很高比例未規則定期追蹤檢查,一旦出現症狀就醫時,通常是肝病末期,難以醫治,換來的是無盡的遺憾與一個個破碎的家庭,令人相當惋惜!
擴大篩檢政策值得台灣借鏡
美國疾病管制局這項呼籲非常值得台灣參考,因為舊台灣人大約有8成的人曾感染過B肝病毒,相較於B型肝炎已全面接種疫苗降低帶原率小於1%,但C型肝炎目前仍無疫苗可預防,防治更較為人忽略,因此美國擴大C肝篩檢政策,相當值得我們借鏡用於擴大台灣全面B、C肝炎篩檢政策的推廣。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18年來本著消滅國病的使命,帶領著社會的愛心與義工在全台各地翻山越嶺、拔山涉水,從事肝病篩檢活動,雖然已進行近300場的免費肝病篩檢活動,已服務近40萬人,但全台2300萬人中未接受B、C肝炎篩檢的國人仍佔多數。而這些肝病高危險群的年齡層,正是國家經濟與社會家庭的主要棟梁,一旦發病家庭經濟隨即受到威脅,不容小覷!
可見,「保肝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除了期盼有更多善心人士及企業匯注愛心,讓本會能繼續有更大動力推動消滅肝病列車外,更冀盼病毒性肝炎的檢查項目,能早日全面納入國人健康檢查項目中,讓從未檢查過自己是否有B、C肝帶原者,能及早確認自己的帶原狀況,以利早期追蹤和治療,全面照護自己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