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

第76期

出刊日:2016-10-15

返回上一層

消滅C肝 全民動起來!C肝全口服新藥 明年可望納健保

B、C型肝炎病毒是引發國人肝癌的主要原因,其中無疫苗可預防的C肝,未來10年可能取代B肝,成為國人主要的肝病!所幸政府已預告明年將把C肝全口服新藥納入健保,加上本會長年來積極推動免費篩檢,讓消滅C肝的進程往前邁進一大步!
 
諮詢/楊培銘(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
撰稿/編輯部
 
病毒性肝炎是全球第6大主要死因,相較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死亡人數逐年降低,病毒性肝炎死亡人數近15年來卻持續攀升。肝臟是沈默的器官,潛在大批的慢性肝炎患者,如同「溫水煮青蛙」,若未及早診斷、治療,肝臟會持續發炎、硬化甚至癌化。
 
台灣是全球少數C型肝炎盛行率高於3%的國家,台灣地區盛行率約4%,估計約55萬人血液中有C肝病毒而需要治療。
 

C肝無疫苗 「治療就是預防」

 
如何阻斷C肝繼續傳播損害國人健康?因C肝無疫苗,將C肝病人治療好,就能阻斷C肝病毒的傳播。
 
目前陸續問世的全口服C肝新藥,治癒率可高達九成以上甚至逼近百分之百,讓根除C肝不再是夢想,只是藥價過於昂貴,多數病人「看得到吃不到」。如今已有好消息,藥廠體認到社會責任已逐步降價;而衛生福利部也著手制訂「C肝國家型治療計畫」,明年將把C肝全口服新藥納入健保給付。
 
至於給付的對象及優先順序,例如是全額給付或部分負擔,或是否會依照病情輕重來區分用藥優先順序等,目前還未定案,討論的方向包括曾接受干擾素治療失敗者、肝硬化患者、接受過器官移植、合併其他病毒感染、以及肝功能較差者,有可能會被列為優先用藥的一群。因政府預算有限,故依病情嚴重程度排列優先順序,若非優先族群,但經濟許可,也建議考慮自費治療。
 

呼籲民眾主動篩檢C肝

 
不過,有了治癒率極高的藥物,還得要病人願意主動出來就醫才行。不像其他疾病有症狀容易被發現,C型肝炎預防的難題之一在於感染了也很少立即有症狀,民眾往往不知自己何時、何地被感染,因此必須仰賴抽血檢驗。
所以,主動篩檢、積極就醫、早期治療,是消滅C肝的三部曲,一個步驟都不能少。
 

雲嘉南地區的C肝篩出率達7.3%

 
為了找出感染者,肝基會20多年來至全台各地提供免費B、C肝篩檢,其中民國100年至104年共5年期間,足跡橫跨21縣市,總篩檢人數高達14萬3520人,共篩出C肝患者人數6043人,篩出率平均約4.2%。其中雲嘉南地區的篩出率高達7.3%,推算相當於當地每14人,就有1人是C肝患者;東部地區(宜蘭、花蓮、台東)篩出率也高達6%。其餘依次為高屏區的5.4%、中彰投地區的4.4%,桃竹苗地區的2.5%,最後是北區(新北、台北市)的1.9%,與離島金門縣的0.7%。
 
部分地區C肝感染率較高,可能是早年未用拋棄式針頭及打針文化盛行,增加了感染風險。C型肝炎病毒與B型肝炎病毒的傳染途徑類似,均由血液或體液傳染。穿耳洞、刺青時,若未使用拋棄式針頭,或共用刮鬍刀、牙刷等,就有可能感染。
 
本會多年來持續在南部、偏鄉大規模篩檢,近年更陸續在高雄、嘉義、台南設立分會,將持續與全台各地區衛生單位合作,加強衛教、篩檢及就醫追蹤。
 

C肝口服新藥免於干擾素副作用

 
現行健保給付之傳統療法(長效型干擾素合併雷巴威林)雖然治癒率可達7成至8成5,但需打針,療程長約半年至一年,且副作用發生機率不低,包括發燒、掉髮、紅疹、食慾不振、情緒低落等,容易造成部分患者因不適而中斷治療,或儘管符合健保給付條件,卻對治療卻步。
 
C肝全口服新藥不需打針、副作用極低,療程大幅縮短(多在12週),治癒率逾9成,部分臨床試驗顯示治癒率逼近百分之百。全口服藥的選擇必須考慮C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目前台灣有4種C肝口服藥物問市,其中3種主要用於C肝基因型第一型病人,即Harvoni(Gilead藥廠出的「夏奉寧」)、Viekirax+Exviera(AbbVie藥廠出的「維建樂」+「易奇瑞」)和Daklinza+Sunvepra(BMS藥廠出的「坦克干」+「速威干」)。
 
至於Sovaldi(Gilead藥廠出的「索華迪」)+ Ribavirin則是用於治療C肝基因型第二型病人。這些全口服藥物最大好處是治癒率大幅提升,大多在9成以上,甚至可超過9成5,且療程短、副作用甚小。
 

可以等C肝新藥納入健保再治療嗎?

 
C肝新藥有可能納入健保消息傳出後,許多病人很焦慮是否可以等待健保給付後再治療。不過,每個人的病情不同,是否能等新藥納入健保再治療,需與主治醫師詳加討論。
 
原則上,病情愈嚴重愈應及早接受治療,不宜盲目等待。所謂嚴重是指已有肝硬化、肝細胞癌,以及肝纖維化比較厲害、發炎情形嚴重(例如ALT指數常在100、200以上)、病毒量高、胎兒蛋白不正常升高者。這些C肝患者病情較有急迫性,最好及早治療。
 
此外,使用C肝口服新藥,如何知道C肝已經治癒?一般而言開始治療後4週,可先抽血檢測C肝病毒,若測不到病毒,代表「有」快速病毒學反應,治癒可能性很高,稱為RVR;歷經12週到24週後治療終止。停藥之後觀察12週,若血中持續測不到C肝病毒,稱為SVR12;觀察至24週,若仍測不到,稱為SVR24。
 
一直以來C肝全口服藥物之療效皆是用SVR12做為是否治癒的基準,因為觀察12週測不到病毒,絕大多數24週也同樣測不到。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治療之前,肝臟或多或少因為C型肝炎引發纖維化至硬化,這些變化都較容易導致肝癌,所以即使治療成功,仍須定期追蹤,接受肝功能、胎兒蛋白及腹部超音波檢查;有肝硬化者,至少每3至6個月追蹤一次。
 

期盼未來領先全球消滅C肝

全口服新藥可達到「治癒」、「消滅C肝」目標,這場「消滅C肝」的關鍵戰役,需要政府、民間機構、肝病學者、倡議者與企業,甚至於個人都要動起來採取行動,持續性地溝通病毒性肝炎對個人、家庭與社會所帶來之沈重疾病負擔,並結合篩檢、衛教、預防、治療等方案,才有可能領先全球,提早達成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2030年消滅肝炎」之願景目標。
 

◎響應世界肝炎日NOhep行動

肝基會立足台灣串聯世界

每年7月28日是世界衛生組織所訂定的「世界肝炎日」,肝基會響應加入全球串聯的「NOhep行動」(hep為肝炎hepatitis簡稱),將宣導主題訂為「消滅C肝,全民好心肝!」並製作宣導影片,在世界肝炎日發表。影片由保肝大使-「保庇天後」王彩樺打頭陣,其他重量級的肝炎學者、政界、歌手、藝人、主播、名嘴等都熱烈響應,呼籲民眾,保肝第一步就是主動抽血檢驗B、C型肝炎!
 
此外,本會也率先補助弱勢民眾使用口服C肝新藥。有鑑於口服新藥價格高,並非人人都能負擔,為幫助弱勢的C肝病友不要錯過黃金治療期,本會「根治C肝‧重獲好心肝」計畫向衛生主管機關報備核准後,於今年3月31日正式展開,經嚴謹審查結果,共有12位病友符合用藥資格,將近7成來自中南部,確實都領有政府核發之中低收入戶證明書,且專科醫師評斷需要治療。
 
病友們在獲知自己符合用藥資格的那一刻,在電話的另一端難掩激動的情緒,一再感謝本會能夠提供這樣的機會,讓他們可以在沒有經濟壓力下重獲新生。其實對基金會來說,能夠真正幫助到需要、且經濟貧苦的病友,就是這個計畫的宗旨。自7月開始截至目前,已經進入第二個月用藥階段,期望這群病友服藥3個月後,皆能根治C肝!
 

Q&A/疑惑解除補給站

Q.我血中有C肝病毒,但肝功能指數和腹部超音波檢查都正常,需要治療嗎?
A.在不需干擾素的全口服C肝新藥問世後,只要血中驗得到C肝病毒者,都建議治療,以根除體內之C肝病毒,使傳染源皆能被消滅,並且避免肝臟走上肝硬化、肝癌之路。所以,若經濟能力負擔得起C肝新藥費用,或是等到了健保給付,原則上都建議治療。
 
Q.我曾經檢驗過沒有C肝抗體,那我還需要定期檢驗有無C肝嗎?
A.因為沒人能保證這次檢驗C肝抗體陰性,終身都不會感染,所以C肝不是檢驗一次就可以。唯需多久檢驗一次C肝?目前並無共識,比較折衷的看法是,可每2至3年抽血驗一次C肝抗體。理由是,若上次檢驗沒有C肝,隔了2、3年再檢驗發現感染了,變成慢性帶原,這2、3年的時間病情變化不至於太大,還能及時治療。
 
Q.我第一次去捐血被檢驗出有C肝抗體陽性反應,但是去醫院複檢卻沒有,為什麼兩次檢查結果會不同?我很困惑我到底有沒有得到C型肝炎?
 
A.這種情況有可能並未感染C型肝炎病毒,即使有也可能免疫反應已經很微弱了(表示即使曾感染C肝病毒,很可能已經將其排出體外,不是帶原了。)遇到這種狀況,可先去電請問捐血中心,因為現在捐血中心會針對C肝抗體呈陽性反應的捐血者,約7、8位合併其血清偵測是否有病毒反應,若有會進一步對每支血清用正式的方式檢測其C肝病毒量。若對捐血中心告知沒有C肝病毒反應仍不放心,也可至專科醫師處請求自費(因屬個人保健)檢驗C肝病毒量,醫師會依所得結果予以判斷。
 
Q.建議幾歲以上民眾篩檢C肝抗體?
 
A.隨著年齡增加,感染C肝的機率愈大。據統計,國內60至70歲C肝患者約佔該年齡層人口的6%,20至30歲則佔2%。由於40歲以下病友相對少,所以建議40歲以上可每2、3年檢查一次C肝抗體。如果比較謹慎想早點篩檢也可以,就看個人意願。
 
Q.抽血檢驗出有C肝抗體Anti-HCV (+),就代表感染了C型肝炎需要治療嗎?
 
A.不是。抽血驗出C肝抗體陽性Anti-HCV(+),要進一步檢測血液中是否有C肝病毒(HCV RNA),若無,不急著治療,長期追蹤即可;若有病毒,應與醫師討論治療的迫切性。亦即血中有C肝病毒者,才需要治療。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