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期
出刊日:2016-04-15
返回上一層肝膽相照 肝臟與膽囊如何相互影響?
我們常說的「肝膽相照」,係指肝與膽關係密切,互相照應,意喻以真心相見。而就人體的器官位置與功能,肝與膽也的確有密不可分、互相影響的關係。
諮詢∕翁孟慈(亞東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
撰稿∕張雅雯
經常在外應酬的陳女士,因為發燒不退、出現黃疸,就醫檢查發現是膽結石引發膽囊炎!由於她過去經常只用止痛藥來緩解疼痛,延後了診斷的時間,長時間的膽囊、膽道發炎使得肝臟分泌的膽汁無法順利排出,進一步損壞肝細胞,導致肝、膽都出現問題。
俗語說:「肝膽相照。」肝臟和膽囊都位於右上腹腔,經由膽管系統相連接,這條網絡的路徑如下:膽汁由肝細胞生成後流入肝內細膽管內,所有的細膽管分別流入左、右肝管;而左、右肝管合併成總肝管,然後與膽囊管匯合形成總膽管,之後和由胰臟出來的胰管匯流,進入十二指腸。
肝分泌膽汁 膽囊儲存
從位置來說,膽囊就在肝臟的旁邊,肝臟呈現楔形,是身體的化工廠,負責的工作包括:合成、分解、儲存以及中和毒素等,包括消化所需的膽汁也從肝臟分泌;而外觀近似梨形的膽囊,是儲藏及濃縮膽汁的倉庫,人吃了比較油膩的食物要消化時,會刺激膽囊收縮,促使膽囊一次大量釋放出儲藏的膽汁,用來乳化脂肪,幫助消化。
如果沒有膽囊,對人體的影響不大,因為肝臟還是會分泌膽汁,只是少了一個儲藏的空間,對人體稍微的不便就是若大量吃脂肪類食物,體內及時釋放出的膽汁量比較少,導致消化不完全,造成容易拉肚子。
膽結石阻塞 切除膽囊主因
最常見需要切除膽囊的情形,就是膽結石掉出來卡住膽管,造成膽囊愈脹愈大、發炎。產生膽結石的原因很多,有的是體質,比如東方人本來就比較容易產生色素結石,這種結石比較暗沉、偏黑色;另一個因素是跟飲食習慣及年齡、性別等相關,這種膽固醇結石比較偏黃色。
多數人和膽結石可以和平共處,除非結石掉出來卡住了膽管,就會引發右上腹疼痛、發燒,且膽汁排不出來會出現黃疸症狀。處理的方式要看卡住的位置,如果卡在總膽管,這條大通道還可以用膽胰鏡去清;但如果卡在膽囊管,此時膽胰鏡無法處理,必須手術切除膽囊。
膽囊內會產生結石,往往反應膽囊的排空功能已經不佳,且目前沒有工具可去徹底清除膽囊內的結石,因此對於曾經產生膽結石卡住或急性膽囊炎的患者,臨床上多半建議切除膽囊。
息肉過大 建議切除膽囊
另一種切除膽囊的原因是膽囊息肉過大。膽囊息肉的成因跟體質有關,與大腸息肉不同的是,沒有工具可清除膽囊內的息肉,因此處理方式也不一樣。
由於膽囊息肉多是沒癌化風險的膽固醇息肉,所以對於多發性的微小息肉只建議改善飲食習慣以及超音波追蹤。不過在外科病理的統計中,有惡性變化的膽囊息肉9成直徑超過1公分,所以對於超過1公分的膽囊息肉,會建議直接將整個膽囊切除,避免之後的癌化或者已經有的癌細胞擴散。
疾病影響 膽汁逆流傷肝
肝臟製造膽汁,透過膽管系統送到膽囊儲存,人體進食後膽囊收縮,也經膽管將膽汁注入十二指腸。這條生產線如果不順暢,膽汁排不出去,會反過來傷害肝臟。最常見的因素就是膽管有結石,導致通道被阻塞。腫瘤也會有影響,比如肝癌長太大壓迫到膽管,或是腫瘤直接從膽管長出來,比如膽管癌也會塞住輸送膽汁的通道。
膽汁淤積損傷肝細胞
還有兩種自體性免疫疾病會影響膽汁排洩:其一是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這是種慢性、進行性、不明原因的膽道發炎,時間久了會纖維化,並且使得膽管變狹窄,導致膽汁引流不暢而淤積於肝臟內,由於膽汁本身算是有毒性的,淤積的膽汁會進一步損壞肝細胞,可能進展為肝硬化以及肝門靜脈高壓。
其二則是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這是種慢性肝臟疾病,一般發生於40?60歲的女性,但男性患者就不只在此年齡層之內。由於免疫細胞攻擊肝臟,使得肝臟內小膽管緩慢及漸進性地受到破壞,到一定程度時,膽汁和一些其它物質無法引流出來,這些堆積在肝臟內的毒性物質和發炎,可能導致肝硬化。
還有一種稱為Mirizzi症候群,是指膽結石卡在膽囊管(cystic duct)或膽囊頸部,而從外側壓迫總肝管或總膽管,造成膽管局部或完全地阻塞,使得總膽管壓力逐漸上升,導致膽管內的膽汁滯留,甚至逆流回血液循環中;肝內膽管亦因阻塞而擴大,時間一久會引起膽汁滯留性肝疾病、甚至肝硬化。
就像水溝不通暢會滋生細菌,由於長時間阻塞的膽管,有時會遭受腸道細菌的感染,又再次衍生膽管炎,甚至形成肝膿瘍。
肝膽的確相照
肝臟和膽囊就像「工廠」與「倉庫」的關係,肝臟受損會影響膽汁分泌,導致無法出貨到倉庫儲存,減少的膽汁分泌可能增加膽汁的濃稠度以及增加膽結石的機率。膽囊的病變有時也會阻礙了膽汁的運送,而發炎、膿瘍、癌變等也會影響肝臟的實質。由此可見,肝膽的確相照。
◎ 肝臟分泌膽汁肝細胞負責膽汁的製造,並將膽汁排入膽汁小管中,經過左、右肝管及總肝管,最後暫時儲存在膽囊,膽囊並會將膽汁濃縮。
Q&A/疑惑解除補給站
Q曾經因為膽息肉而切除膽囊的人,是否就不用再擔心以後可能會罹患膽囊癌或膽管癌了?
A如果已經把膽囊切除了,自然就不用擔心產生膽囊癌,不過膽管仍在,膽管癌是否發生,與膽囊切除沒有關係。
多數學者認為膽管癌是多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常被提及的包括遺傳、先天性膽道異常、慢性發炎如硬化性膽管炎,以及膽管慢性感染症,如膽管結石症與寄生蟲,還有一些可能與藥物或是化學物質有關。
在台灣以及東南亞地區,過去有許多人感染中華肝吸蟲(Clonorchi-ssinensis),被認為較易產生膽管癌,還有一些生存於肝膽系統的寄生蟲也被認為與膽管癌的生成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