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期
出刊日:2013-01-15
返回上一層新年開工大保養 給自己一份完整的肝臟檢查
過年前,不少人拿年終獎金整修門面,肝膽腸胃科醫師提醒民眾,「面子」很重要,「裡子」也很重要,花錢整修門面之餘,也別忘了「愛肝」,給肝臟做個完整的檢查。
諮詢/王世晞(臺大醫院內科部兼任主治醫師、宜康內科診所院長)
撰稿/邱玉珍
在台灣,很多人都以為肝指數(GOT和GPT,又稱AST和ALT)正常,代表肝臟很健康;某位上市公司大老闆也這麼認為,在一次免費保肝篩檢活動中,帶頭捲袖做檢查,意外發現肝臟有一顆1公分大小的腫瘤。
這位大老闆嚇一跳,直問醫師,「每年我都有做健康檢查,肝功能指數也都正常,為什麼會這樣?」為避免自已的不幸發生在員工身上,大老闆要求所有主管到醫院做完整的肝臟檢查。
根據統計,全台成人每5人就有1人有B型肝炎,但民國75年7月後新生兒全面施打B型肝炎疫苗後,目前台灣B型肝炎的帶原人數減少,約每100人只有1人有B型肝炎帶原。只是,絕大多數人不知道自已有B肝或C肝,直到某天接受檢查才發現原來自已與B、C肝共處了大半輩子。這是因為感染B型及C型肝炎病毒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一旦出現疲倦、食慾不佳、茶色尿等症狀,代表肝臟功能己經受到損傷。
所謂完整的肝臟檢查除了大家比較常聽到的肝功能指數(GOT或AST、GPT或ALT), 還應該包含B型肝炎、C型肝炎、腹部超音波、膽道阻塞指標、肝臟合成蛋白質指標等檢查項目,若只做其中一、兩項,只能得知肝臟的某一部分情形,要做全套檢查才能得知較全面的肝臟健康情況。
保肝原則一 抽血檢驗B、C肝
怕肝出問題,不少人寧願花錢吃保肝健康食品,也不願到醫院檢查。其實,愛肝很簡單,首要就是先了解自已到底有沒有B、C肝,如果有B型或C型肝炎帶原,適時再進一步做病毒量及病毒基因型檢查,因為病毒量高低將影響治療時機,而不同基因型,治療方式也不同。
很多人被檢查出B、C肝帶原,擔心接下來就會肝硬化和肝癌,其實目前針對B、C肝炎病毒已經有很好的治療藥物,而且只要遵從醫囑、定期回診追蹤,是有機會可以與病毒和平共處的。
如果檢查出沒有B型肝炎表面抗原以及表面抗體,建議到醫療院所注射3劑B型肝炎疫苗,就可以產生保護力;至於C型肝炎因目前沒有疫苗,只能做好自我保護,如避免與他人共用針頭、體液、血液接觸,性行為時做好安全防護。
保肝原則二 檢查肝功能
基本肝臟檢查還包括檢查肝功能(GOT、GPT)指數,但肝功能指數正常並不代表肝臟完全沒有問題,從此以後就可以高枕無憂。
GOT、GPT是肝細胞裡的酵素,任何疾病、工作太過勞累都會造成肝細胞受傷,酵素就會釋放到血液裡,導致血液裡面的GOT、GPT數升高,可以直接反應肝臟發炎的程度。但是,GOT、GPT指數不高,不代表病人沒有肝硬化或是肝癌。
像肝癌早期,肝指數也不會高,因為肝癌在生長的時候只有在肝癌周圍被肝癌壓迫侵犯的肝細胞才會壞死,因此,GOT與GPT可能是正常的,即使會升高,指數也不會太高。
正常人的GOT、GPT指數是在40個單位以下,超過40單位,通常身體不會有感覺。有時工作壓力大、太過疲勞、脂肪肝等狀態下,指數也會偏高。除非抽血檢查,不然身體不會出現任何症狀。一旦身體出現疲倦、食慾不佳、黃疸、或者濃茶色尿等症狀時,通常肝功能指數已高到200到300以上。
保肝原則三 腹部超音波檢查
腹部超音波檢查在肝臟檢查項目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就像是醫生的「第二個聽診器」,可以透視肝臟結構是否產生病變,例如肝硬化或肝癌。在仔細檢查下,約1公分大小的肝腫瘤就可以藉由超音波檢查出來。
不過,腹部超音波也有死角,像脂肪肝嚴重的人,就很難靠腹部超音波找出早期肝癌;又如浸潤性的肝癌,因影像較難判讀,也很難能透過腹部超音波及早發現。甚至於要借助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做進一步檢查。
一再叮嚀B、C肝炎患者定期追蹤檢查,主要目的是要早期發現肝癌,掌握治療黃金期。目前醫療技術愈來愈進步,愈早發現肝腫瘤,手上握有的治療利器愈多,若能在腫瘤1至3公分時就發現,治療效果愈好。
為了避免肝臟損害到難以挽回的地步,特別肝病又是我們的國病,無論是不是肝癌高危險群,每個人最好做一次完整肝臟檢查,及早發現、預防肝癌的發生,以免錯失治療時機。
評估肝臟損傷程度的檢查
一般民眾想要了解自己的肝臟功能,只要做上述檢查即可,有肝硬化或肝癌時則需做更深入的檢查,如肝臟存留功能評估檢查,主要是檢查肝臟的功能到底還剩下多少?是否能開刀?或是該接受哪些治療。
Bilirubin(膽紅素)檢查
肝存留功能的評估項目包括腹水、黃疸、白蛋白、凝血功能、肝昏迷等指數,其中總膽紅素是非常重要的指標,又可區分為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
直接膽紅素可反應出肝存留功能人體的肝機能失調時,血液裡的膽紅素無法被肝細胞吸收轉化排出體外,造成血中的膽色素量增加,遍佈全身,並附著於皮膚和粘膜上,使眼白與全身皮膚泛黃,造成所謂黃疸現象。一般而言,正常人的黃疸指數在3以下;肉眼看得出有黃疸時,指數大約在3至5之間。但黃疸不全是肝臟出問題,例如有先天性膽紅素血症或某些血液疾病的人也會出現黃疸,因此需要就醫檢查。
r-GT(膽道酵素)檢查
r-GT檢查也相當重要,膽道阻塞時rGT值會上升,像藥物型肝炎患者的rGT的指數也可能會增加;它也是找出酒精性肝炎的重要指數,臨床上,很多酒精性肝炎患者常常偷偷喝酒,導致肝功能指數起起伏伏,只要檢測rGT馬上就可以知道病患到底有沒有偷喝酒。
ALK-P(鹼性磷酸酶) 檢查
另一個重要的指數則是ALK-P(鹼性磷酸酶),膽道阻塞及肝有長腫瘤時,ALK-P的指數就會異常升高。不過,如果青春期小孩ALK-P指數升高不用過度擔心,因為ALK-P也會表現在骨頭上,青春期的小孩骨骼生長發育時期,ALK-P指數本來就會升高。
Albumin(白蛋白)檢查
肝臟的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質,血液中的蛋白質如球蛋白、白蛋白等,都是由肝臟製造出來,肝臟功能出現異常時,白蛋白的製造會減少,導致血液的滲透壓下降,造成臉部及四肢水腫。肝硬化的病患白蛋白指數會下降,嚴重時會出現腹水、水腫等症狀。
◎成人健檢的肝臟檢查項目
超過40歲民眾享有3年一次免費成人健檢,超過65歲後則每年一次,不過,目前政府提供的成人健檢僅包含GOT、GPT檢查,只有極少部分民眾在政府規定資格下,終身可以做一次B、C肝炎帶原檢查,且腹部超音波檢查則不在成人健檢項目之列。
也就是說,政府提供的成人健檢服務,並沒有涵蓋所有的年齡層,肝臟檢查項目只有肝功能和B、C肝炎病毒帶原檢查,並不完整。像是26至40歲的民眾就不在檢查之列,但這群人並沒有全面施打B肝疫苗,仍有潛在感染風險,因此建議民國75年以前出生的民眾,可以自費到醫院做完整肝臟檢查。
◎完整肝臟檢查表
所有人最好都做一次完整肝臟檢查,若有危險因子再依時間定期追蹤。以下是不同族群應接受的檢查項目:
‧B型肝炎表面抗原
‧B型肝炎表面抗體
‧C型肝炎抗體
‧肝功能指數(GOT與GPT)
‧肝功能指數(GOT與GPT)檢查加上胎兒蛋白檢查
‧腹部超音波檢查
‧電腦斷層(CT)或核磁共振(MRI)找出病灶位置
‧必要時安排血管攝影
‧一般人或有得過B肝而產生抗體者:建議約每年檢查一次
‧B、C肝帶原者:定期至少每半年檢查一次
‧有肝癌家族史:約每半年至一年檢查一次
‧肝硬化者:每3到6個月檢查一次
‧肝癌正接受治療者、治療完成者:每3個月檢查一次
Q:我有B型肝炎帶原,但是我才30幾歲,所以不必定期檢查?
A:年輕不代表不會得肝癌,只要是B型肝炎帶原者,就需定期到醫院追蹤檢查。建議可先到醫院做肝功能評估,如果肝功能正常、沒有出現肝硬化,每半年只要到醫院做抽血肝功能、胎兒蛋白、腹部超音波等檢查;如果肝臟已出現異常如纖維化,建議每3至6個月檢查一次。
Q:我家人都沒有B型肝炎或C型肝炎帶原,但我最近接受健康檢查卻說我得了C型肝炎,怎麼會這樣?
A:C型肝炎的傳染途徑跟B型肝炎一樣,透過體液、血液感染,家人沒有B、C肝不代表你一定不會被感染,紋眉、刺青、穿耳洞、不安全的性行為等都有可能是傳染途徑。台灣很多人感染C型肝炎病毒確實找不出原因,可能跟台灣早期共用針頭普遍有關。
一旦感染C型肝炎,建議最好定期追蹤檢查並適時接受治療,目前C型肝炎治療己經有不錯療效,只要適時接受治療,治癒率可達7成以上。
Q:我小時候接種過B型肝炎疫苗,所以我不會得肝硬化或肝癌?
A:從臺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張美惠等人的研究發現,台灣全面施打B型肝炎疫苗的20年後,可有效地降低兒童肝癌發生率75%。但並非百分之百可有效預防肝炎及肝癌,仍有少數人注射B型肝炎疫苗失敗而成為帶原者。
因此,即使小時候注射過B型肝炎疫苗,仍建議成年後到醫院抽血檢查表面抗原及表面抗體的濃度,如果不是B肝帶原者且表面抗體濃度過低,建議可補打一劑B型肝炎疫苗,身體就有機會恢復記憶產生保護效力,倘若仍無法產生抗體,則建議施打完整3劑B肝疫苗,以產生保護力。
Q:我已經有B型肝炎抗體了,所以我永遠不會受B型肝炎病毒傳染?
A:一般而言,B型肝炎表面抗體產生,代表終生免疫。但有些人到了成年之後,表面抗原抗體的濃度會降低,此時只要再補打一劑B型肝炎疫苗,大部分就會恢復記憶產生表面抗體保護力。
Q:C肝有沒有疫苗可以打?
A: C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突變率很高,跟流行性感冒病毒一樣,常常變來變去,所以很難針對目前所有的基因型的C型肝炎病毒來研發疫苗,因此到目前為止,仍無法利用疫苗來預防感染C型肝炎。C型肝炎的傳染途徑跟B型肝炎一樣,主要透過體液和血液接觸感染,如共用針頭、穿耳洞、洗腎等都是C型肝炎病毒的感染途徑。唯有避免感染途徑,才能有效預防感染C型肝炎。
Q:保肝為什麼不用檢驗A、D、E肝?
A:D型肝炎屬於缺陷病毒,不能單獨存在,必須依附在B型肝炎病毒,才會引起感染。也就是說,沒有B型肝炎就不會有D型肝炎的存在,通常洗腎患者、靜脈毒癮者及從事性行為工作者,感染D型肝炎病毒的機率較大。
A型肝炎與E型肝炎都是經由糞口途徑感染,常見於落後衛生環境條件不佳的地區,台灣境內感染相當罕見,主要是境外移入的感染。建議民眾前往一些落後國家旅遊或是出差,可先詢問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當地目前流行那些疫病,注意飲食衛生,盡量少吃生冷食物,以減少感染機會。另外,沒有A肝抗體者,也可施打2劑A肝疫苗產生保護力,以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