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期
出刊日:2012-01-15
返回上一層肝病有問必答
撰稿/謝佳燕(本會專業護理師)
Q:我是慢性B肝患者,每半年定期追蹤一次。半年前抽血檢查,我的胎兒蛋白值(AFP值)為2.3 ng/mL,三個月後AFP值為7 ng/mL,最近檢查,AFP值又升到12 ng/mL,醫師覺得胎兒蛋白值雖在正常範圍但有上升的趨勢,隨即安排做腹部超音波,竟發現左肝有一顆1.6公分的腫瘤,懷疑是肝癌。我心想:「怎麼可能?」畢竟一切數據都顯示正常,怎麼可能是肝癌?
A:確實。單以抽血檢驗胎兒蛋白(AFP)值來判斷有無肝癌,有可能造成疏漏。正常人血中也會監測到胎兒蛋白,一般來說是在20 ng/mL以下,除了女性懷孕會升高外,如果AFP數值超過了這個範圍,本身又有慢性肝病時,要懷疑是否可能罹患肝癌。
許多人以為胎兒蛋白值正常就表示沒有肝癌,其實,85%的大型肝癌胎兒蛋白值會升高,但是3公分以下的小型肝癌,大約只有三分之二的病人胎兒蛋白值會升高,其餘三分之一小型肝癌胎兒蛋白值不會升高,就如你的狀況。在定期追蹤過程中,胎兒蛋白值雖仍在正常範圍卻又逐漸微幅增加,此時有經驗的專科醫師一定會儘快安排超音波檢查看看是否有肝癌發生,必要時還要以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來協助偵測,目的就是期望能早期發現肝癌,早期治療。
Q:大伯已經75歲了,身體還算硬朗,月初健康檢查發現膽囊有結石且伴有膽囊縮小。大伯有時會感覺右上腹悶脹,尤其是吃到油膩食品更加不舒服,醫師建議摘除膽囊。大伯年紀大,擔心手術有風險,但不手術又怕病情會惡化,聽說膽結石和慢性膽囊炎會變成膽囊癌,是這樣嗎?有其他的治療方法嗎?
A:慢性膽囊炎是指膽囊的慢性發炎,大部分有伴隨著膽結石的存在。引起慢性膽囊炎的原因除了細菌、原蟲、寄生蟲外,最常見的是「膽囊結石」。膽囊結石可能會阻塞膽囊管或膽囊頸,使膽汁過度濃縮,並進一步導致膽汁成分改變,對膽囊壁黏膜直接造成傷害,長期容易引起膽囊壁發炎,而造成「慢性膽囊炎」。
膽囊癌目前發生的原因不明,曾有人提出膽結石可能會導致膽囊癌的說法。事實上,長期追蹤無症狀的膽石症患者,僅有不到1%的病人會罹患膽囊癌。因此膽結石容易變成膽囊癌這說法,至今沒有研究資料證實。
有「慢性膽囊炎」的患者可以採取低脂肪飲食,少食油膩食物,以免膽囊因強烈收縮而誘發「膽絞痛」的急性發作,但若膽囊發炎厲害且伴有厲害的腹痛情形,則必須經由手術方式摘除膽囊。近幾年來,腹腔鏡手術日益普遍,臨床上多使用腹腔鏡手術來摘除膽囊,已取代傳統手術方式,其優點是過程短、傷口小、恢復也快,對於年紀大的病患是不錯的治療方式,你大伯不妨可以考慮。
有「慢性膽囊炎」的患者可以採取低脂肪飲食,少食油膩食物,以免膽囊因強烈收縮而誘發「膽絞痛」的急性發作,但若膽囊發炎厲害且伴有厲害的腹痛情形,則必須經由手術方式摘除膽囊。近幾年來,腹腔鏡手術日益普遍,臨床上多使用腹腔鏡手術來摘除膽囊,已取代傳統手術方式,其優點是過程短、傷口小、恢復也快,對於年紀大的病患是不錯的治療方式,你大伯不妨可以考慮。
Q:我是慢性B肝帶原者,半年前發現一顆2.5公分的肝癌,做過「電燒」治療,現在每三個月追蹤一次。上個月看診時,醫師建議我做B肝病毒量檢查,發現病毒量竟高達5820000 IU/mL。我的e抗原一直都是陽性,GPT卻在正常範圍,因此醫師建議我自費服用貝樂克,說是可以減少肝癌的發生,但健保沒有給付,費用我還能負擔,只是我需要服用嗎?
A:對於肝癌患者,血中e抗原仍持續呈現陽性,B型肝炎病毒量很高,顯示體內的B型肝炎病毒相當活躍,近年來的研究資料證實,B肝帶原者體內的高病毒量與肝硬化、肝癌的發生有正相關。
現階段健保對B肝帶原者的抗病毒藥物給付,只限於B肝帶原者有明顯發炎(GPT值大於正常範圍上限的兩倍)時、急性肝衰竭、接受特殊治療(化學治療、放射療法、器官移植)前後的預防性投藥以及肝硬化合併有食道靜脈瘤或脾臟腫大情形,且其血中B肝病毒量要大於2000 IU/mL(血中e抗原陰性者)或大於20000 IU/mL(血中e抗原陽性者)。惟「肝癌的預防再發」部分,健保尚未納入給付。
根據你的現況,是不符合現階段健保給付條件,但若經濟可以負擔,不妨自費服用抗B肝病毒藥物,對你是比較好。
Q:我父親在健康檢查時,被發現有一顆約0.5公分大的膽囊息肉,另外有大腸息肉3顆,最大顆直徑約有3公分,聽說息肉演變成癌症的機率很高,後續要如何處置?
A:不是所有的「息肉」都會轉變成癌症。膽囊息肉泛指膽囊內壁黏膜上的突起物,通常是在腹部超音波發現的。膽囊息肉的成因多半不明,依據組織學的分析,最多的是膽固醇息肉,約佔六成。
膽固醇息肉通常會較小且多發性,不會造成臨床症狀,都是偶然被發現。這種膽囊息肉都是良性的,不需要任何藥物或是特殊治療。只有少數膽囊息肉是腺瘤,才可能會有癌變的機會。過去的研究發現1公分以下的膽囊息肉,基本上只要持續用超音波追蹤,約每半年至一年一次即可;若大小超過1公分時,則較有機會發生癌變,所以一般會建議手術切除。
至於大腸息肉,是指大腸壁上的突出物,是由表皮不正常增生所形成的。大腸息肉主要包括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其中又以腺瘤性息肉可能轉變成癌症。
大腸息肉的診斷,除了鋇劑X光攝影檢查外,主要還是以腸鏡檢查為主,因其診斷率最高。不管是乙狀結腸鏡(只能觀察左半大腸,約60~70公分)或是全大腸鏡,一旦發現了息肉,無法僅靠肉眼來診斷息肉是否有惡性變化,唯有病理檢查才能確定息肉的種類及有無惡性變化,因此要藉助腸鏡對息肉加以切片或切除。若病理報告顯示息肉無惡性變化,只要定期追蹤即可。
Q:我兒子目前待役中,上個月兵役體檢,抽血報告顯示肝功能異常,GOT值為45,GPT值為90,另有一項「血小板」量偏低,約14萬(參考範圍是18~40萬),本身無B型、C型肝炎。請問,青少年肝功能異常會造成血小板數量減少嗎?
A:體檢報告顯示沒有B型肝炎也沒有C型肝炎,也沒有喝酒史,這種年紀的青少年,血中GPT數值偏高,最常見的就是有「脂肪肝」,可以至肝膽科醫師門診,請醫師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證實是否有脂肪肝。若經證實是脂肪肝,建議應多運動,更重要的是,需要減少攝取油膩過甜的食品。
至於肝功能異常是否會引起血小板數量減少,僅當肝內有明顯纖維化甚至有硬化時才可能有關。建議先找血液科醫師詳細檢查,釐清有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