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

第50期

出刊日:2010-04-15

返回上一層

【看新聞學保肝】紅麴產品遭污染反傷肝

紅麴產品遭污染反傷肝

日前消基會公佈,抽檢市售十六件添加紅麴的產品後發現,其中一件膠囊產品的橘黴素含量超過法定標準;而另一件熱門紅麴餅乾商品,也驗出含有0.4ppm的橘黴素,雖未超過衛生署所規定的2ppm最低含量,但已讓國人的健康受到威脅。 

紅麴作為中式飲食文化中的一環,已有相當悠久的歷史,作為保健熱門商品,卻是近年來的事。醫學界研究發現,紅麴在發酵過程中所產生的紅麴菌素(Monacolin Group),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也就是壞的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的形成,降低血脂,進而減緩動脈血管的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這也使得紅麴搖身一變,成了養生的明星食品。 

製作紅麴,傳統上多使用在來米等黏性較低的、營養成分高的穀類,也有人使用山藥等澱粉類食材。這些食材經過蒸熟後,與優良的紅麴菌種混合,進行約7天左右的發酵過程,即可生成降膽固醇物質、色素與其他具生理活性的產物。由於紅麴菌的產物會隨著發酵條件變化,所以發酵期間要經過數次翻拌、灑水,以維持適當的溫度、濕度與發酵環境;若發酵衛生條件不良,便可能產生一種毒素—橘黴素(Citrinin)。若攝取了過量橘黴素,反而會毒害人體肝、腎器官,因此紅麴產品是否含橘黴素,成為食品衛生的重要指標。

其實,目前的食品加工與發酵技術精良,已能避免橘黴素的產生,所以在選購紅麴食品時,一定要挑選具有GMP或CAS認證的廠商所生產製造的產品,才能確保製造品質,以免保健不成反傷肝。但某些已有治療需要的高血脂患者,不宜以保健食品來取代藥物,應該在醫師的處方與監控下,正確使用劑量、副作用與療效都已明確的降血脂藥物來治療,對病情的改善較有保障。  

韓國「國民妹妹」感染A肝

因拍攝韓劇「藍色生死戀」走紅,有韓國「國民妹妹」之稱的韓國女星文根英,日前因出現腹痛、嘔吐、極度疲勞等症狀就醫,原以為罹患感冒,經檢查後確診為A型肝炎感染,不得不暫停新戲拍攝,入院治療休養。 

A型肝炎病毒屬於「糞口傳染」。病毒進入人體後,在肝細胞內快速增殖,破壞肝細胞導致肝功能異常;這些病毒再經由膽汁流入腸道而排出患者體外,若患者未徹底清潔手部即處理食物,或是糞便污染了食物飲水,將病毒傳播出去,是最典型的「病從口入」。 

許多人罹患A肝的時候,初期就像文根英一樣,將發燒、腹痛、嘔吐、食慾不振、全身倦怠等症狀當成是感冒,直到上醫院檢查或是出現明顯黃疸,才知道原來自己罹患急性A型肝炎。目前並沒有任何特殊藥物可供急性A型肝炎治療,患者需多休息,或施以點滴注射與支持性療法。在發病四到八週之後,肝功能會逐漸恢復正常,痊癒後身體會產生終身免疫的抗體,而且不會像B型肝炎帶原者一樣,有轉變為肝硬化、肝癌的危險。 

台灣地區近年來環境衛生改善,社會對食品衛生安全愈來愈重視,加上衛生署提供山地鄉學童免費施打疫苗,急性A型肝炎病例已逐漸減少,許多年輕人甚至沒有抗體。雖然A肝併發猛爆性肝炎的比例比B肝低,但仍有千分之一的機會,其中致死的風險約有三到五成,仍不可不慎。國人如需前往衛生條件較落後的國家,最好先行施打2劑A肝疫苗(2劑需間隔6個月);出外應避免食用未熟食物、生水與清潔儲存狀況不明的水果,並慎選衛生商家,快樂出遊平安回家。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