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急性腸胃炎 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生率上升
返回上一層發炎性腸道疾病是消化道慢性發炎的疾病,主要分成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兩種,症狀略有不同,也易與一般急性腸胃炎或腸道功能性障礙混淆,初期不易診斷。
根據健保署統計,至2022年為止台灣約有4500人領有潰瘍性結腸炎重大傷病卡,盛行率大約是10萬分之19.6;克隆氏症者約1900多人,盛行率約10萬分之8.3,與2015年的數據相比又增加了不少。
發炎性腸道疾病在各個年齡層都可能發病,台灣的好發年紀是在20∼39歲之間,但有18∼20%是兒童階段被診斷出來,推測有些病人可能在兒童期就有症狀,只是因為過往台灣因盛行率不高,也因此部分病人有很高的比率可能會在病程早期被診斷成急性腸胃炎、盲腸炎、便祕、腸躁症或功能性的腹痛等。
克隆氏症的患者從咽喉到直腸都可能發炎,臨床表徵常是腹痛、腹脹,有些人可能會發燒,部分的人會腹瀉。
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炎位置以大腸為主,這類病人剛開始常是腹脹、腹痛、解血便和拉肚子,症狀可能長達2∼3個月以上,也因為大腸直腸嚴重發炎,容易在夜間起床如廁或滲便。
這些症狀初期確實會和急性腸胃炎或腸胃功能性障礙非常相似,差別在於時程以及其他的臨床表徵。若是細菌性腸胃炎還容易伴隨發燒,並在糞便檢查中可偵測到某種病原菌,一般急性腸胃炎的症狀通常5∼7天內會緩解。
如果症狀超過兩周以上,就要考慮是非感染性的原因引起發炎。如果疾病長期未獲得正確診斷,接下來可能出現貧血、體重變輕和營養不良等現象。例如,長期腸道慢性發炎導致血液流失而出現缺鐵性貧血;也因為小腸的末端容易發炎,影響人體吸收維生素B12;許多病人因症狀不適而不敢吃東西,長期下來會缺乏各種營養元素,導致營養不良。
此外,發炎性腸道疾病算是一種免疫失調,也可能在全身出現併發症,包括眼睛或關節發炎、皮膚病兆,甚至腎結石、肝臟發炎等,稱為腸道外症候群。歐美的發炎性腸道疾病病人約有25∼30%可能會出現腸道外症候群;台灣則約11%,但很可能被低估了。
當慢性發炎時間拉長,特別是潰瘍性結腸炎的病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也會提高。所以潰瘍性結腸炎的病人在診斷滿8年之後,建議每1∼3年接受一次完整的大腸鏡檢測,了解大腸是否有癌前病變。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診斷很複雜,除了典型的臨床病徵與病史,還會進行磁振造影、電腦斷層或腸道超音波,以了解腸道發炎分布的區域。另外也會切片進行病理化驗,主要是協助醫師排除其他病因如結核菌、巨細胞病毒感染、阿米巴原蟲、寄生蟲與癌症等。
發炎性腸道疾病成因也很複雜,目前研究顯示與基因、環境、飲食有關。國人的飲食內容從早年以原型食物為主的飲食型態,轉向愈來愈西化,出現許多高度加工的食品,其中人工添加物如鹿角菜膠(又稱卡拉膠)、人工增甜劑以及布丁、蛋糕、霜淇淋中常使用的乳化劑等,都被歐美流行病學研究證實很可能會破壞腸道黏膜上的保護層,增加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發生風險。
另外,環境中的尼古丁是不可輕忽的因子,已有證據顯示尼古丁會刺激腸道發炎,克隆氏症病人接觸到香菸後,症狀會變嚴重,發炎的活性也會增加,曾經暴露過尼古丁的潰瘍性腸炎病患,也會因為尼古丁影響疾病嚴重度,因此發炎性腸道疾病病患需要避免接觸尼古丁。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人不論是急性期或緩解期,或是手術前或手術後,營養照顧都非常重要。目前歐美普遍建議可採用地中海飲食,緩解症狀和預防復發。
不過,潰瘍性結腸炎在急性期,腸道黏膜損傷比較嚴重時,以及克隆氏症出現腸道狹窄時,應避免高纖維的食物。穩定期建議以原型食物為主,避免一些高度人工添加物處理的食品,如鹿角菜膠、卡拉膠、人工增甜劑、賦形劑外,醃製類食品如香腸或培根等。
此外,許多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年輕病人因本身對生活的緊張或焦慮,大約有30%會合併腸躁症,有時候不易釐清是腸躁症或者發炎性腸道疾病控制不好。因此,建議這些病人要適度舒緩壓力,飲食上應避免刺激性的食物而誘發症狀。全文請見 https://pse.is/4vzx3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