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影音肝病資訊

脂肪肝改名 凸顯與代謝異常息息相關

返回上一層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已經成為現今全世界慢性肝病的主要元兇,長期未控制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不僅會對肝臟造成傷害,也會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於肝癌,也就是我們常常提到的慢性肝病三部曲。不僅如此,也因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病因與脂質、醣類代謝異常、肥胖也有直接的關係,所以,常常也會伴隨著心血管疾病併發症。而且進一步分析後,醫界發現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死亡主因多半不是肝癌或是肝硬化,反而是心血管方面的併發症,如心肌梗塞等。
 
一直以來,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診斷需符合以下條件:
  一、未長期過量喝酒
  二、沒有合併其他慢性肝病(例如慢性B型肝炎、慢性C型肝炎或是自體免疫性肝炎)
但是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族群並非只有使用酒精與否這麼單純;大多時候,患者的病況是多重且難以單獨劃分,所以,以這樣排除性的診斷方式常常會顧此失彼。
 
舉例來說,在台灣,據統計慢性B型肝炎病毒帶原族群就有近250萬人,其中估計有33∼56%的病患同時也具有脂肪肝的變化,如果以上述診斷條件來說,慢性B型肝炎患者合併脂肪肝的患者是會被排除的;於此同時,在臨床上,這個族群(慢性B型肝炎患者合併脂肪肝病)常常也會因為著重於B型肝炎的治療與追蹤,而忽略了脂肪肝病的影響,導致對於早期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缺乏足夠的照護。此外,使用「酒精性」肝病一詞,常常會讓病人聯想到酗酒,產生混淆,而使得醫師在詢問病史時,病人可能對真正的酒精使用量多所保留,以致診斷失真。
 
再者,時至今日,所謂安全飲酒量的範圍,醫界一直未有明確定論,加上飲酒量的狀況實在有太多不同的情境,包含有:偶爾喝、社交場合應酬性飲酒或年輕人較常見的的假日狂飲等等不同的情境,如何明確劃分何謂長期過量飲酒?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醫界認為繼續使用「非酒精性」肝病一詞,可能不太恰當。
 
隨著醫學的進步,更多的證據告訴我們,脂肪肝的變化常常是多重因子,例如年紀、性別、種族、荷爾蒙、微生物群相以及飲食、運動等因素所交互影響,也會受到其他多種不同的肝病,例如B型肝炎、C型肝炎、自體免疫性肝炎以及酒精使用等等協同影響,所以在名稱上面,專家一致認為也應該與時俱進,重視各種因子的交互影響,廣泛涵蓋各類脂肪肝族群,讓更多的脂肪肝患者及早得到應有的醫療照護,以免成為「醫療孤兒」,所以更名有其必要性。
 
據統計,全世界人口約有32%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預估若帶入代謝性脂肪肝病,全球將會有39%的人口符合該診斷,受影響的人口將大幅增加,而且根據研究,符合代謝異常的脂肪肝患者,其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兩倍、因心血管疾病而造成的死亡風險增加44%、罹患癌症的風險增加33%,都大幅增加。
 
於是在2020年,各國的肝膽科專家經過多次討論以及投票,正式提出以「代謝性脂肪肝病」(MAFLD)取代原本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新舊兩種名稱最大的不同在於,診斷條件從排他性變成涵蓋性。只要有脂肪肝加上以下任一條件,就可診斷代謝性脂肪肝病,包括:
  一、體重過重(BMI≧23 kg/m2)
  二、第二型糖尿病
  三、具有兩項代謝異常的證據,包括腰圍超標、高血壓、高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膽固醇降低、糖尿病前期、胰島素抗性過高及C反應蛋白上升等。其中C反應蛋白是人體肝臟細胞所產生的特殊蛋白,是一種發炎反應的指標;近年來有許多研究發現,高敏感性CRP檢查用來評估健康者其未來可能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個獨立且是有效的預測指標。
 
簡而言之,有脂肪肝,加上以上三點其中之一,即符合代謝性脂肪肝病,酒精是否攝取過量已不再是診斷項目之一。至於飲酒量大又有脂肪肝的人,因與代謝性脂肪肝病的診斷仍有一些重疊之處,究竟是要直接歸入酒精性肝病還是要以代謝性脂肪肝病合併酒精性肝病(雙重肝病)來做分類,目前還未有定論。
 
因為對脂肪肝病有了不同以往的見解與進步,醫界藉由更名一途,希望對脂肪肝的診斷從「排他」轉換到「涵蓋」,這不僅僅是以病人為主軸的思考,更是肝病治療的一大里程碑,希望藉由名稱喚起更多民眾重視,從一些代謝指標出現異常就應該積極預防,別讓脂肪肝走向脂肪肝炎甚至肝硬化、肝癌。全文請見 https://pse.is/53yt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