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影音肝病資訊

哪些藥物可能會讓B肝病毒活化?

返回上一層
對B肝帶原者來說,過去已知使用化療及類固醇等免疫抑制劑時,可能會因身體的免疫力下降,而使本來潛伏在肝臟內不活化的B肝病毒突然開始大量複製起來。乾癬用藥IL-17抑制劑則是首度發現也有此一風險。
 
影響B型肝炎病毒活化的因子包括:宿主(病人)狀態、病毒狀態與免疫抑制藥物。宿主部分例如年齡、性別、B肝核心抗體與表面抗體的狀態;病毒的部分例如B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病毒量、e抗原的狀態;免疫抑制藥物或化療藥物的強度與使用期限等,都可能影響B肝病毒活化。
 
為什麼IL-17抑制劑會對B肝帶原者造成此一問題?要從人體免疫系統來解釋。
 
人體的後天免疫系統主要可分為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體液免疫為以B細胞產生抗體來達到保護目的的免疫機制,也就是B細胞產生的抗體只針對一種病原;而細胞免疫則是由活化性T細胞引起的免疫反應,皆屬於特異性免疫。細胞激素在這些免疫反應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與各類免疫細胞間的活化與溝通有關。其中T細胞中的TH17(T helper 17)細胞所分泌的細胞激素就是IL-17。TH17細胞會活化B細胞,藉由體液免疫來清除循環中的B型肝炎病毒。研究發現,在慢性B型肝炎患者中,TH17細胞與IL-17的表現都較為活躍,這些證據顯示TH17細胞與IL-17在B型肝炎病毒的清除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抑制了IL-17,會造成B型肝炎病毒的活化。這也就是為什麼使用乾癬IL-17抑制劑類藥物的B肝帶原病人,出現了B肝病毒再活化的情況。
 
IL-17抑制劑的藥物包括針對乾癬的可善挺、達癬治及立美西膚。而目前有零星研究發現使用可善挺藥物後,有B肝病毒活化的現象;而達癬治與立美西膚由於個案數不多,因此與B肝病毒活化的關聯性仍待確認。
 
除了IL-17抑制劑外,下列表格內藥物因為與免疫抑制有關,因此也需要格外小心,有可能出現B肝病毒活化的情形,因此醫師在開立這些具免疫抑制的藥物前,要記得先檢驗病人的B肝表面抗原、B肝核心抗體與B肝表面抗體,並定期監測肝功能。
 
這些與免疫相關疾病的治療選項,有時未必有適合的替代藥物。由於免疫抑制藥物在B肝帶原者身上造成B肝病毒活化的證據已經非常充分且明確,因此國內外各大醫學會的治療指引都建議,B肝帶原者若需要使用這些免疫抑制藥物,需預防性給予抗B肝病毒藥物,有些情況已有健保給付。此外,若是中度風險者,即康復型B肝帶原者(resolved HBV;B肝表面抗原陰性且B肝核心抗體陽性者),健保於2021年3月起,給付肝炎發作後至免疫抑制劑停用後6個月的用藥。另外要提醒的是,在長期使用抗B肝病毒藥物時,同時要定期追蹤腎功能與骨密度。
 
使用免疫抑制這類藥物時若發生肝功能異常,不見得會有明顯的症狀,僅當肝臟嚴重發炎時,才可能會出現精神倦怠、食慾不振、黃疸等症狀。因此需要定期抽血檢驗,才能及早發現是否發生肝功能異常的情況。全文請見 https://pse.is/5j37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