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影音肝病資訊

憂鬱症一定要吃藥嗎?如何共存?

返回上一層
Q:要如何知道有憂鬱症?
人的情緒就像水波有高有低起起伏伏,憂鬱症不同於單純的心情不好,包含情緒上不快樂、經常負面思考、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覺得挫折、自我價值感低落、對朋友家人懷有愧疚感、容易發脾氣,吃飯沒胃口、體力大不如前、做事提不起勁,經常陷入莫名的悲哀與寂寞感,覺得生活沒什麼樂趣可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憂鬱症狀潛藏著風險,嚴重時讓人有輕生的意念。
 
Q:憂鬱症跟躁鬱症有什麼不同?
憂鬱症與躁症兩種症狀交替出現的是雙相性障礙,只要曾經出現過躁症,就是躁鬱症。相對於憂鬱症患者只會出現憂鬱期,躁鬱症患者可能會在躁期、鬱期及正常期之間變化擺盪。躁鬱症除了跟心理因素或外在壓力引起有關,也可能來自於腦部結構與功能異常。
 
躁鬱症患者躁症發作時會格外興奮、快樂、充滿能量、意念飛躍,許多點子不斷的冒出來、能量提升、活動增加、說話和思考都很快速、容易分心、衝動、睡眠時間比平常更短,但精神卻更加充沛有活力,精力旺盛、靜不下來,或者專注於進行有特定目的之行為,例如購物,有些人甚至一下子敗光多年的積蓄,一刷就是數十萬,刷爆了好幾張卡,嚴重破壞了人際關係與家庭互動。當躁期過去,鬱期又變得情緒低落而缺乏活力。
 
Q:憂鬱症一定要吃藥嗎?還需搭配什麼治療?
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是行之有年的治療法。除了心理因素外,體內血清素、去甲基腎上腺素等的神經傳導物質功能下降,是造成憂鬱症的原因之一,抗憂鬱藥物能幫助患者改善這類狀況。搭配會談性治療,藉由患者談論生活中的壓力事件或是人際關係的失落感,透過專業人士的聆聽同理,協助患者改變想法、進行正念練習,以期幫助患者能以不同的態度與行為應對、處理生活中的壓力事件。
 
此外,rTMS治療(重複經顱磁刺激)是新型電波療法,透過反覆刺激功能衰弱的腦區,漸漸活化腦區,也有一些研究報告,能提升左前額葉皮質的活動功能,能夠改善情緒。另外,要能多運動,多與外界互動,與生活情境多連結,使生活與思考多元化,多培養哲學素養,凡事轉個方向看事情,遇到無法化解、負荷過重的困擾,就請他人協助不要硬撐,培養更寬廣的能量來應付周遭事件,這都對憂鬱症的治療與預防憂鬱症復發有助益。
 
Q:當家人有憂鬱症,該注意什麼?
當家人、朋友卡住了,一直轉不過來陷在原地,出現憂鬱症時,親友在旁支持就可減輕患者的痛苦。少一點建議,多一些傾聽,除了陪伴,也可帶動親友一起行動做點事,一起去公園散散步,或是一起做點簡單的活動,一起泡杯茶或煮杯咖啡,到某個特色小店買點東西來吃,打電話叫些外賣,和患者一起行動。
 
試著讓患者體會到生活中不是只有痛苦的事情,還有其他多面向的事情值得關注,並建立心境上的連結,例如散步的連結、吃美食的連結、喝咖啡喝茶的連結,讓患者學習、體會、創造多元性心境連結的可能,就不會一直鎖在原來痛苦的點上。憂鬱症的病情有輕有重,要幫助嚴重憂鬱症患者走出來,很重要的是要及時接受治療,嘗試說服就醫,跟他們說「我們一起去看醫師」。太過嚴重時,會有強烈的輕生念頭與企圖,照顧者也要考慮說服患者去住院治療。有些藥物治療反應不佳者也得考慮用電療,以改善憂鬱症狀。
 
嚴重憂鬱症患者有持續強烈負面思考,照顧者往往很挫折,因為講鼓勵的話沒有用,很容易被打敗、被激怒,因此照顧者本身也要關注自己的身心狀態,要從挫折或挫敗中脫身,照顧自己就跟照顧別人一樣重要,不要被患者的負面情緒給枷住,照顧者本身要懂得抒發情緒的方法與管道,才有力量繼續陪伴。
 
Q:如何與憂鬱症共存?
消極面接受現狀,順從醫囑服藥治療,並接受精神科醫師的會談治療,讓生活一步一步常態化;積極面要逐步化解負面情緒,追求憂鬱後調整生活態度後的「新生命」,學習經營自我與生命的豐富性,與生活環境多多互動,增加生活經驗的廣度,一點一滴建築自我豐富度,增加腦細胞的連結,也就是增加人生經驗與體驗,使自我更多元、更豐富,就能在日後人生中隨時隨地換轉個角度看人生,不再執著,更為自在。
 
若能學習跟家人、同事有溫暖的相處,和外界環境多加互動,增加與外界環境的多元連結,與人相處也更融洽,增強應對進退的彈性與韌性。此外,也要用心建立、經營人生中三五成群的所謂「類家族」群體,視為人生非血緣的另一個家族,可以包括工作上的、學習上的、有相同嗜好的,平時就很容易在一起的朋友,組成分享生命的群體,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大小事,有困擾自然會談出來,彼此分擔,互相關懷,互相支持,可以免除人生旅程中「孤軍奮戰,舉目無親」的孤寂感,有效預防憂鬱症的發生與復發。原文出處 https://pse.is/4vraj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