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影音肝病資訊

看「胃相」掌握胃癌風險 人工智慧判讀快又準

返回上一層
胃相正常的人,罹患胃癌的機率很低,如果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者,胃相就可能出現慢性發炎的變化,例如胃黏膜紅紅的、皺皺的。所幸只要接受幽門桿菌除菌治療,將來罹患胃癌的機率就可以降低;若放著不管,恐進展到較嚴重的胃炎,還可能出現癌前病變,包括萎縮型胃炎、腸化生等,此時胃癌風險就大為提高,需要定期做胃鏡,才能早期發現胃癌,及早治療;若等到晚期胃癌才發現,由於肝臟就在胃的旁邊,癌細胞很容易就轉移到肝臟,治療效果就差了。
 
所以,防治胃癌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胃裡面有沒有幽門桿菌?有沒有癌前病變?不過,要知道胃部是否有癌前病變,首先要掛門診,接著安排胃鏡,做完胃鏡、切片,還要再等數天才能看病理化驗的報告,若是在醫療資源缺乏的偏鄉,又得等更久。
 
臺大醫院著手研發可即時判讀胃鏡影像的人工智慧模型,利用臺大醫院及其分院的胃鏡影像資料庫,作為訓練人工智慧的大數據。前後訓練了約一年,並與臺大智慧醫療中心與資訊室通力合作,歷經數月的研發、測試,終於問世。
 
當病人做完胃鏡,影像上傳到雲端,醫師只要手持一台iPad,利用裡面的AI模型就可以跟病人解釋胃相如何,AI會匡出胃黏膜上疑似有問題的「熱區」,也就是要特別注意的地方。過去需要切片送驗的冗長時間,現在AI當下就可判讀該部位是萎縮性胃炎或胃黏膜腸化生等病灶,準確率可達9成。
 
此系統結合了醫療大數據、智慧醫療以及遠距醫療的數位化創新,已在馬祖落地研發使用中。馬祖曾經是全台胃癌發生率最高的地方,現在是胃癌防治模範地區,因為臺大醫療團隊20多年前就在當地推動幽門桿菌篩檢及除菌治療,多年努力下,讓馬祖的幽門桿菌帶原率從60%降到10%以下,胃癌發生率也下降了53%。
 
幽門桿菌除菌治療可以預防胃癌的發生,這個防癌策略有了馬祖的成功模式後,胃癌防治計畫已經延伸到台灣本島55個原住民山地鄉,將來都可以利用此一系統縮短判讀胃鏡影像的時間,也解決了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
 
胃鏡檢查對於及早發現胃癌十分重要,即使除菌成功,若已產生萎縮性胃炎和胃黏膜腸化生者,因這些癌前病變可能已有基因面上不可逆的傷害,仍有胃癌風險。臨床上有2種方法可判斷是否產生癌前病變,一是胃鏡檢查時做胃組織切片,再經病理化驗證實,也就是上述「胃相」的判定,二是以抽血檢驗血清胃蛋白酶原I和II與其比值,若數值異常即代表有較嚴重之萎縮性胃炎,惟抽血檢測的精確度較低。上述病人建議定期接受追蹤性內視鏡檢查,以提早發現胃癌。
 
此外,已經發現有胃部再生不良病變或是胃癌的病人,即使已經接受內視鏡或是手術部分胃切除,由於仍具有變成胃癌或是復發之可能,建議這樣的病人也定期接受追蹤性內視鏡檢查,以提早發現胃癌。
 
除了上述的病人外,有胃癌家族史的人,也有較高的機會罹患胃癌;或是具有遺傳性家族性胃癌的人,可能會遺傳到與發生胃癌有關的基因突變,也建議定期以胃鏡追蹤。全文請見 https://pse.is/4z8j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