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影音肝病資訊

一杯接一杯無法自拔 你上癮了嗎?

返回上一層
酒是會上癮的飲料,但什麼叫上癮?早期的觀點,與飲酒有關的精神問題包括酒精依賴或酒精濫用等現象。前者因為生理或心理上的因素,即便酒精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仍持續喝酒;後者則是飲酒後出現認知、行為、社會功能等損害,如酒後打人、酒駕等。
 
然而,一些研究顯示,酒精依賴與酒精濫用並不能簡單劃分,所以當前的診斷系統也將兩個概念合併稱為酒精使用障礙症,其診斷標準有以下11項:
 
1. 比預期還大量或長時間攝取酒精。
2. 失去對酒精使用的控制,一旦喝了第一口就會一直想喝,也很難減量。
3. 花很多時間在買酒、喝酒或由酒精產生的症狀中恢復。
4. 對酒精有強烈的渴求,腦中所想的都是關於喝酒的事。
5. 無法完成工作、學校或履行角色功能或義務,如宿醉或需要請假。
6. 飲酒而導致或加劇社會或人際問題,如酒後與人爭吵。
7. 導致身體傷害,如家暴、酒駕。
8. 儘管知道喝酒會引發心理、身體或人際問題,卻仍持續喝酒。
9. 因喝酒而減少或放棄重要的事物。
10. 對酒精產生耐受性:需要更多酒精才能達到預期的興奮或放鬆感。
11. 戒斷症狀:因停止或減少酒精攝取而產生不適感,例如睡眠障礙、噁心、嘔吐、全身疲倦、心跳過速、盜汗、血壓及體溫上升、煩躁不安、眼皮、嘴唇與雙手發抖,嚴重時可能出現全身性痙攣、意識障礙,以及妄想、幻覺及譫妄等精神病症狀。
 
上述11項診斷標準中,如果符合其中2~3項為輕度酒精使用障礙症;4~5項為中度酒精使用障礙症;6項或以上則為重度酒精使用障礙症,但實際嚴重程度仍需至門診由醫師進行診斷性會談後才能確定。而俗稱的「酒癮」,可以用酒精使用障礙症來理解。
 
在上述酒癮診斷標準中,確實沒有定義飲酒量,因為每個人的耐受量不同;臨床診斷比較在意的是喝酒是否誤事,影響健康、生活及工作等。
 
但也不能忽略小酌若不節制還是會上癮的事實。酒精的化學結構式為乙醇,可以影響腦部γ-胺基丁酸、麩胺酸、內生性嗎啡與內生性大麻等神經傳導路徑,在大量接觸下出現耐受性與戒斷現象,使人失去自制能力。臨床上有不少人就是從低酒精濃度的水果酒、啤酒「入門」,愈喝愈多,愈喝愈重,變成需要紅酒、威士忌等烈酒才有放鬆的感覺,逐漸往酒癮靠近。
 
酒精成癮除了環境因素,與基因也有關,研究顯示,OPRM1基因與罹患酒精使用障礙症的風險有關,所以酒癮也有遺傳性,也有家族群聚的現象。全文請見 https://pse.is/56pp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