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

第69期

出刊日:2015-01-15

返回上一層

【看新聞學保肝】2014年本土A肝感染案件 基因定序證實「生食貝類」是禍首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2014年10月和11月間出現的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本土病例高達30人,是2013年同期4人的7.5倍,且其中有25人住院。疾管署首度以基因定序技術分析研究發現,多數病例在發病前有生食蠔類(牡蠣)、文蛤或蛤蜊等貝類水產品。呼籲民眾應注意個人飲食衛生,貝類水產品務必烹煮至全熟後再食用;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以降低疾病散播風險。
 
疾管署表示,國際間常發生因食用受污染水域生產的貝類水產品,導致感染A型肝炎或諾羅病毒等事件。台灣西部貝類水產品養殖場所多數鄰近河口淡海水混合區域,依據食藥署訂定之「生食用魚介類衛生標準(大腸桿菌陰性等)」,該類產品宜煮熟後再食用,其中貝類水產品建議烹煮至殼開啟後3至5分鐘再食用。
 
A型肝炎是透過糞口傳染,即食入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潛伏期平均約為一個月,發病的患者可能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嘔吐及腹部不舒服等,數天之後發生黃疸。幸好絕大多數病例都會自動痊癒,只有極少部分的患者會產生猛爆性肝炎,例如老年人或B型肝炎帶原及C型肝炎感染等慢性肝炎患者,有較高的風險。
 
台灣過去環境衛生條件較差,老一輩的人可能在孩童時就已經不知不覺的感染過A型肝炎產生抗體;國內近年因公共衛生改善,幼兒與年輕人普遍缺乏A型肝炎抗體,有感染風險,預防之道就是避免生食貝類水產品;飯前、便後及處理食物前需正確洗手,以維護自身健康。
 
另外,也可以考慮接種A肝疫苗。A型肝炎疫苗需接種2劑,若是需前往高風險地區,最好於啟程至少1個月前,先接種第1劑,使體內產生保護性抗體,半年後再完成第2劑接種。完成2劑之接種可提供20年以上的保護力。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