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

第58期

出刊日:2012-04-15

返回上一層

面對肝癌治療的智慧 

肝癌患者面對治療,身心極可能承受莫大的壓力,如何安度這個過程,考驗著病人的智慧與耐心。
 
諮詢/黃貴薰(臺大醫學院護理系助理教授)
   吳英璋(臺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梁嘉德(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
撰稿/黃靜宜、黃惠鈴
 
「我覺得我就像一部車,開到一定的程度,覺得什麼地方都不對勁了,去做大修,現在雖然車子還是舊的,機器應該是順一點了。」47歲的劉先生,原本在美國經商,例行檢查發現肝癌後,趕緊飛回台灣治療。一直以來都是家庭支柱的他,想到孩子才16、17歲,太太個性又柔弱,他沒有時間傷心,只求多活幾年,能教會孩子開車,考上汽車駕照;鼓勵太太學會堅強獨立,這樣他才能放心。他知道自己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和醫師充分配合,乖乖治療,多活一天就賺到一天……
 
50多歲的紫倚早在20多年前,大學剛畢業、期待展開全新人生時,因為媽媽罹患肝癌,加上三個舅舅都死於肝癌,在醫師建議全家做篩檢時,意外發現有一顆1公分多的肝癌,而且是手足中,唯一發現有肝癌者。縱然萬般不能接受,也很害怕,但看到媽媽被肝癌奪走生命,她毅然地迅速接受開刀治療。
 
術後,挑戰才開始。她為了遺忘恐懼,接下來好幾年都不回診追蹤,故意忽略曾是肝癌患者的事實。直到後來要結婚,須對另一伴負責,她想知道自己的狀況,認知到鴕鳥心態只會耽誤自己,才回到門診跟醫師報到。「不能不回來,不能當兒戲!」她有所覺醒。
 
肝癌是重要的惡性腫瘤之一,除了小型肝癌的5年存活率可達八成以外,其餘肝癌病人的5年存活率只有五至六成。所以,得知罹患肝癌,對不少患者而言宛如「判了死刑」,死亡的陰影比起疾病帶來的病痛來得強烈許多。因此,只要有治療的機會,病人幾乎都願意去把握,而治療過程中的辛苦和不適,相較下變得可以容忍不少。
 
不過,肝癌的治療畢竟不是小手術,加上治療的效果也不見得盡如人意,讓肝癌患者身體和心理都承受著莫大的壓力,如何安度這個過程,考驗著病人的智慧和耐心。
 

肝癌治療是長期抗戰

肝癌治療的方式有多種,選擇哪一種治療方式與腫瘤大小、位置、顆數等有關,不同方式對身體的影響也不太一樣。但原則上,肝癌的治療不是件輕鬆的事,而且可能是長期抗戰,在治療後,還有復發可能,需要長期追蹤及再次治療。
 
肝癌常見的治療有手術切除、無線電頻燒灼術、血管栓塞、局部酒精注射、局部醋酸注射、微波凝固、冷凍療法、標靶治療、放射線治療、免疫療法以及支持性治療等,其中,前三種治療最為普遍。
 
醫師評估肝癌的治療方式時,通常會考量兩部份。首先,要評估病人本身的肝臟功能,是否有肝硬化,肝硬化的程度嚴不嚴重。肝硬化的程度須參考血中白蛋白、黃疸指數、凝血功能與有無腹水及肝昏迷情況來判斷。再來,肝癌本身的情況,除了腫瘤大小之外,腫瘤所處的位置、有無肝臟內部血管侵犯或其他器官的轉移,皆須一併考量。
 
不管是哪一種療法,只要能夠治療,對肝癌病人來說等於有了一線生機,此時死亡的威脅已經稍稍緩解了一些,眼前的挑戰是如何順利度過治療的不適。
 
以開刀來說,腹部會有大傷口,需要妥善護理,光是這傷口就讓病人看得十分忐忑。有人形容「痛起來像刀割」,也有病人擔心稍微一咳嗽,傷口就會裂開,整天戰戰兢兢。有些病人開完刀身體極度虛弱,覺得自己根本沒有力氣下床,「連飄都飄不出去」。這些手術後的不適隨著時間會慢慢趨緩,期間除了靠護理人員協助照顧,給予適當的止痛處理外,家屬也應該多體諒,多安撫病人的情緒。
 

安度治療的心理建設

不管哪種療法,傷口的疼痛幾乎是病人共通的困擾,不過每個人的忍受度不同,所以病人可以主動向醫護人員表達自己的感受,必要時藉由適當的止痛藥物來緩解不適;或是試著藉由聽音樂或和親友聊天等方式轉移注意力。
 
此外,很多病人在治療期間會有失眠困擾,包括整夜睡不好,常做夢,甚至惡夢連連等。這可能是內心承受過度的壓力反映在睡眠上,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建議病人應多多抒發情緒,把擔心的事情拿出來和醫護人員及家人討論,不要累積在心裡。此外,白天減少睡眠時間,也能讓晚上比較好睡。
 
歸結來說,安度治療期間的心理建設可包含以下:

■ 病人患者的自我調適

面對罹患肝癌,包含要同時面對死亡的威脅與治療過程中的痛苦、震驚、害怕、擔心、憂傷,甚至亂了方寸都是「很正常」的反應,不必因而以為自己已經「失控了」。情緒的智慧告訴我們震驚表示「災難來了」,害怕、擔心表示「預期有不好的事會發生」,憂傷表示「失去了重要的資源」,我們可以盡可能的把情緒感受以及「預期」和「失去」說給親友聽、或者寫下來。一次沒說完,就再找機會說一次;多說幾次,情緒就可能漸漸沈澱下來。
 
情緒沈澱下來,連帶地就比較容易出現「如何解決這項災難」的想法。然而情緒往往會擴大「災難化」的想法,讓自己失去自我的價值與自我的效能,因此,在想「如何解決」時,記得多與親友以及醫護人員溝通,緩解這類「災難化」的想法。下定決心去面對它時,或許就有機會注意到癌症對自己也會有一些正面的影響,可以逐漸萌生一些正向的想法。
例如,有些病人轉換角度,認為自己能在肝癌破掉前就發現,還是很幸運的;也有病人認為生病反而讓他重拾與家人的親密關係。肝癌確實是個難纏的對手,不過能夠及時發現採取一些治療手段,還是不幸中的大幸,旁人可以多從這個角度給予加油打氣。


■ 家屬的支持與陪伴

由於肝癌病人不少是處於四、五十歲中壯年的男性,對身為一家之主的他們,治療期間,除了得克服身體的不適,還會擔心妻兒的未來、擔心自己無法恢復原有的工作,失去原有的社會角色功能等。家屬們可以適時展現出把家撐起來的信心,減輕病人的心理壓力。此外,耐心和溫柔的陪伴,就是病人最大的支柱和穩定力量。要注意的是,家屬最好不要隱瞞病情,那反而會讓病人疑神疑鬼,更無法安心接受治療。
 

■ 三、病友團體支持

有時候病人抱怨身體不適,一旁親友雖然頻頻安慰,卻安慰不到病人的心坎裡,甚至招致來病人抱怨「你根本不懂我的痛苦!」讓關係變得十分緊張。病人若能參與病友團體,在大家「同病相憐」的情境下,抒發心情比較容易得到共鳴,也較能得到安慰。病友之間的訊息互通,在治療過程中也是一種支持的力量。而且因為病友個性不同,有些人比較樂觀積極,可以感染一些悲觀的病友;當然相對的若有熟識的病友病情變糟,也可能影響情緒,這是要注意的地方。不過一般而言參與病友團體是利多於弊的。


■ 四、其他支持,例如信仰或宗教支持的力量

不少病人在這個階段會開始倚賴民間信仰或宗教的力量,像是有病人只要一感覺傷口疼痛,就開始張嘴念「南無阿彌陀佛」,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直到感覺紓緩為止。分析起來,其實因為他唸「南無阿彌陀佛」時的語調是「南無、阿彌陀佛」,先吸氣後呼氣,這本來就是一種調息的方法,有放鬆心情的效果。
 
不過,是否想要尋求信仰的幫助,應該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以為對病情有幫助就刻意去信教或信佛,這樣反而是一種壓力。
 

與專業醫療合作  也相信自己

B肝帶原者、45歲的石虔如,4年多前被醫師告知肝臟有顆近3公分腫瘤的那一刻,他竟笑了!因為他之前為了工作,離開妻兒遠赴北京打拼10年,業務忙、應酬多、與家人相聚次數屈指可數,疲累的他雖曾多次遞出辭呈,但表現優異,主管始終不放人,這下得了肝癌,他終於得以請辭。
 
但他還是經歷低潮,不確定自己能活多久,態度消極、得過且過,老是祈問上帝:「還有多久(會離世)?」每個親友來探望他,也多半只是說「看開一點」、「想開一點」這類幫助不大的話。
 
低迷一段時間,他後來轉念:「人總會死,難道要一直憂慮到最後死嗎?」同樣是過一天,可以憂愁滿面,也可以選擇快樂;他想通,他的責任就是每天都要過得很快樂,把每天都當作最後一天,珍惜地過。
 
「憂傷的靈魂使骨頭枯乾,喜樂的心乃是良藥。」石虔如引述聖經這段話,說明他的領悟。他把疾病交給專業醫療團隊,心理面的調適交給虔誠的信仰,引出自己正面看待疾病的力量。因此即使開刀治療後第二年復發,長出3顆腫瘤,另接受栓塞治療,他也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
 
「憂傷的靈魂使骨頭枯乾,喜樂的心乃是良藥。」石虔如引述聖經這段話,說明他的領悟,也希望與所有病友共勉。
 

◎當親友紛紛告知各式偏方時,如何因應?

當一個人的生命面臨威脅,只要有一絲絲的希望都想把握,偏方的流傳自難避免,即使是具有醫療背景的醫護人員,也不見得能夠抗拒。當然站在醫療專業立場,並不鼓勵病人嘗試這些療效不明確的偏方,真的要用,請不要隱瞞,應該讓治療你的醫護人員知道你正在服用哪些東西,至少可以監測身體的變化。
 
面對各種偏方,要有幾種體認,一個是別人治療好的經驗,不見得適用於你,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另外要衡量經濟情況,偏方大部份都不便宜,若耗盡錢財去嘗試這種療效不明甚至有害身體的偏方,是否值得應好好思量。再者,若真想嘗試,也不要荒廢正統的療法,對自己比較有保障。
 
親友提供偏方往往基於好意,如果想拒絕卻不知如何開口,可以婉轉告知主治醫師認為不適當,或是說打算跟醫師討論後再服用,把責任「推」給專家。
 
其實會考慮使用偏方,往往是因為病人對病情還有很大的不安、焦慮和徬徨,不妨多和家人、醫護人員討論這些情緒,若能解決這些心理的疑惑,往往就不需要偏方了。
 

◎治療期間的飲食建議

肝癌的治療過程,對身體難免造成一些破壞,身體復原需要充分的營養,飲食上最好各種營養素都均衡攝取。有病人會太偏重某種食物,例如聽說鱸魚有助於手術後的恢復,就每天吃一條,連吃一個月,吃到皮膚過敏。還有有不少病人在得知罹患肝癌後,立刻採取所謂的生機飲食,或改吃素,認為這樣對健康比較好。不過,吃素或吃生機飲食,缺少動物性蛋白質來源,營養不均衡。事實上,飲食健康的重點不在於吃素或生機飲食,而是盡量吃新鮮的、無毒的、均衡的、有營養的食物。
 
常見肝癌治療方式比較
  手術切除 電燒療法 栓塞療法 酒精注射
方式 以傳統開腹手術或腹腔鏡手術,切除肝臟腫瘤。
建議早期診斷、早期切除腫瘤,肝癌病人手術後的5年存活率約在30%至50%間。
透過腹部超音波或腹部電腦斷層定位,穿刺針利用高頻率電流通過身體組織時產生熱能,當溫度超過60度時可引起細胞蛋白質凝固變性,從而燒死腫瘤。 利用血管攝影的技術,由股動脈穿刺放入導管,將供應營養給肝腫瘤的肝動脈或主要分支血管用油性物質與栓塞物予以阻塞可以使腫瘤產生缺血性壞死,使腫瘤變小或消失。此外在做栓塞時,大多會加入抗癌化學藥((adriamycin、cisplatin)),可以達到局部化學治療的效果。 用 95% 以上的無水酒精在超音波引導下,以穿刺細針直接打入腫瘤內。使細胞蛋白質壞死凝固,但由於酒精在腫瘤內分佈並不均勻,因此要由不同位置注射多次才能達到完全壞死效果。腫瘤愈大則所須劑量愈多,次數也要增加。
傷口害性 較大(傳統手術傷口約30-40公分) 較小 較小 較小
適合腫瘤大小 部分限制
(小腫瘤切除後的預後比大腫瘤好;有包膜的比不規則形狀的腫瘤預後好;而不規則型的腫瘤、有擴散出去的腫瘤、靠近血管或已侵犯到血管內的腫瘤,其預後都較差,也較易復發)
 
最好在3個腫瘤,大小3公分以下。或單一腫瘤5公分以下。 較無限制 最好在3個腫瘤,大小3公分以下。2公分以下效果較佳。
腫瘤消除率 較高 較低(不易完全壞死) 稍低
局部復發率 較低 稍高 較高 稍高
復原 較慢 較快 前二者之間 較快
對肝機能影響 較大 較小 前二者之間 較小
腹部刀疤 傳統開腹手術疤痕明顯 傷口極小
禁忌 嚴重肝硬化 無法控制之腹水、明顯出血傾向及嚴重肝功能異常也不適宜。 嚴重肝硬化,肝功能異常 多發性肝細胞癌不適合酒精注射。
無法控制的腹水、明顯出血傾向及嚴重肝功能異常也不適宜。
副作用 傷口感染、出血、肝臟衰竭等 包括局部疼痛、發燒、及暫時性肝功能指數昇高;少數病患會有併發症、包括皮下血腫、肝膜下血腫、無症狀胸水、 腹水、動靜脈分流、心室顫動、腹膜炎、肝膿瘍、膽道傷害及未適當接地造成皮膚燒傷。 發燒,右上腹痛,噁心或嘔吐等副作用,特別是大型腫瘤或多發性腫瘤接受較大範圍栓塞。發燒,腹痛等症狀,一般在一至二禮拜內會消失,如持續發燒,應考慮是否有續發性細菌感染甚至於形成肝膿瘍,應再仔細檢查。 輕微。較常見的副作用有疼痛、發燒及酒醉感。少數出現黃疸、腹水、右側胸腔積水及血壓下降,也有肝臟大量壞死及肝細胞癌移植在注射管道的報告。

 

 

 

 

 

 

 

 

 

 

 

 

 

 

 

 

 

 

 

 

 

 

 

 

 

 

 

 

 

 

 

 

 

 

 

 

 

 

 

 

 

 

 

 

 

註:術前應充份瞭解治療的流程與可能發生的副作用,與醫師配合不要過度緊張與猜測。術後照顧要注意是否發生副作用,並注意傷口的照顧。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