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期
出刊日:2008-07-15
返回上一層C肝病毒基因型 影響治療成敗
諮詢/高嘉宏(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
撰稿/王昶閔
撰稿/王昶閔
目前已知的C肝病毒基因型有6種,台灣以第1與第2型病毒為多。C肝病毒基因型攸關治療成效,第1型及第4型病毒通常較難治,第2型與第3型則相對好治。
病毒的各種基因型就如人類有不同人種,具有不同的特性,地理分佈也有差異。現行的治療方法中,C肝被根治的成功率高達6成以上,但治療成敗的關鍵之一,就是病毒的基因型,一旦患者感染某些較難纏的病毒基因型時,治療時程必須延長,才能提升治癒率。
全球有1億7千萬人感染C肝,C肝是一種古老病毒,發源地已不可考,目前已知只有人類能自然感染,並非人畜共通的傳染病,C肝若不積極治療,部分病人會走向慢性肝炎、肝硬化與肝癌之路。黑猩猩是已知唯一可透過人為方式感染C肝病毒動物,但其病程卻較人類病程為輕微。
C肝病毒分6種基因型
在尚未發現C肝病毒的早年,C肝曾被暫時歸類為非A非B型肝炎,直到1989年,美國科學家終於在受到人為感染的黑猩猩身上,首度將C肝病毒選殖出來,並於1990年時發展出C肝的檢驗技術。台灣則是由台大醫學院陳定信與陳培哲教授等人,在1992年分離出第一株本土C肝病毒株。
後來,科學家又從C肝病毒之病毒核酸的差異,將病毒區分為6種基因型,分別是1到6型,其中又以第1與第2型的分佈最為廣泛,全球各地都有其蹤跡,第3型主要分佈在東南亞地區、第4型集中在中東與北非地區、第5型在南非、第6型則以香港與越南較多。第1型又可分為1a、1b兩種亞型,但兩者差別不大,較少被分開討論。
第2、3型治療效果較佳
基因型攸關C肝治療的時程以及成效,理論上治療前應該一律進行檢測,但在台灣此項檢驗目前尚未納入健保給付。目前已知6種基因型病毒中,以第1型和第4型病毒最為難治,第2型與第3型相對好治。
和全球多數地區一樣,台灣的C肝病毒以第1與第2型病毒最多。過去研究顯示,北部C肝感染者中,感染第1型者佔7成、第2型佔2成;南部病患則是第1型與第2型各佔5成。
第1型複製力強 治療需時較久
第1型病毒是比較強勢的病毒,其病毒複製能力,是第2型的100倍,因此,如果病患同時感染兩種基因型,最終還是會變成以第1型的感染為主。在台灣、日本與義大利的研究均顯示,在不治療的情況下,第1型病毒引發肝硬化、肝癌的危險性比第2型高,但美國的研究卻認為沒有差異,是否受到人種等因素的影響,還有待釐清。
以長效干擾素加抗病毒藥物治療
台灣健保局現行C肝的標準療程,是以長效型干擾素搭配抗病毒藥物雷巴威林(Ribavirin),進行為期半年(24週)的治療。過去國外醫界普遍認為,一旦感染到第1型病毒,建議一律治療1年(48週),才能有效提高治療的成功率,但最新的觀念則認為,第1型病患在治療後第4週,如果病毒有被清除的跡象,也就是出現「快速病毒學反應」(rapid viral response,RVR),通常治療半年就足夠,反之,則代表治療效果較差,建議將療程延長至1年,但礙於國內健保給付限制,剩下半年的醫藥費必須自費。
雖然基因型的差異攸關治療策略,但對傳染途徑的影響似乎不明顯,各型病毒的預防方式大同小異。但比較特別的是,在台灣的靜脈藥癮族群中,不少C肝患者感染到東南亞獨有的第3型與第6型,推測這些病毒是從毒品盛行的東南亞金三角地區所移入。
C肝以水平感染為主
C肝絕大多數是經由水平感染,由母子垂直感染的風險很低,傳染途徑主要是經由血液或體液感染,包括輸血、密醫使用醫療器械消毒不全、刺青與紋眉、不潔的藥癮者共用針頭。此外,與患者共用可能沾染病毒的刮鬍刀、指甲剪、牙刷,則是家庭內水平傳染的主要媒介。由於C肝目前尚無疫苗,主要的預防方式,就是避免上述這些危險因子。
此外,C肝雖然可能經由性行為傳染,但風險則比B肝低很多。台大曾針對配偶一方為C肝患者的人,進行長達7年長期追蹤,發現追蹤期間被感染的風險只有2/1000,而且還不一定是經由性行為感染,儘管如此,患者還是應該謹守安全性行為的守則。
〔C型肝炎病毒〕
C肝病毒為正單股RNA病毒,屬於黃病毒科(Flaviviridae),分為6種主要基因型和50種以上的基因亞型。基因型與疾病進展、治療反應和疫苗發展有關。
感染C肝後,8成的急性C肝病人會轉變成慢性肝炎,慢性C肝患者中有2成會發展成肝硬化、1%至5%最終會發生肝細胞癌。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研究指出,台灣的C肝病毒盛行率約4.4%,帶原者約42萬人。
根據估計,台灣的肝病約7成與B型肝炎有關,2成到2成5與C肝有關,但台灣地區自民國73年就開始實施全面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年輕世代B型肝炎帶原率已大幅降低,未來C肝可能取代B肝,而成為我國肝病防治上最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