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

第43期

出刊日:2008-07-15

返回上一層

巧克力奶與B肝

 撰稿/許金川(本會執行長/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白人媽媽餵奶,旁邊剛好也有黑人餵母奶。白人小孩看到了一直哭。
媽媽很詫異:「都在吃奶了,還哭什麼呢?」
只見小孩用手指向黑人媽媽說:「我要喝那種巧克力的!」

上帝造人有人種差異,膚色不同,有些基因也不同,有些疾病也不同,這是遺傳使然,但也有些疾病是後天的,與基因無關,例如肝病,除了少數代謝疾病,如威爾遜病患者體內銅離子代謝異常會造成肝硬化外,大都是屬於後天的。
 
後天當中,在歐美國家或我國原住民就以喝酒引起的肝病最為普遍,此外,在台灣、大陸、日本、歐洲,病毒引起的肝病則是肝病的主凶。
 
台灣每5個至6個成人中就有1位是B肝患者,他們之中有B肝的大都由上一代垂直感染而來,母親有B肝,生產時B肝病毒經由產道傳給小孩,小孩變成帶原者,一旦成為帶原者就要終生要與B肝病毒一起奮戰一輩子。
 
這不是遺傳,而是一種母子感染。所幸B型肝炎疫苗發明之後,B肝注射疫苗使初生兒產生抗體,就可以避免成為B肝帶原者。而台灣在民國73年為全世界第一個國家對新生兒注射B肝疫苗,因此,目前23歲以下的「新台灣人」,B型肝炎帶原率已大為降低至1.5%以下,而幾10年後,因B肝引起的肝硬化及肝癌病患就可大幅減少了。然而,民國73年以前出生的「舊台灣人」,出生時沒有B肝疫苗,其中1/5的人感染了B肝病毒成為帶原者,另3/5左右的人有了抗體,但另有1/5,約150萬至200萬人,體內既無B肝抗原也沒有抗體,這些人要趕快注射B肝疫苗來產生抗體,就可以避免B肝病毒的毒害了。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