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

第89期

出刊日:2020-01-15

返回上一層

腸胃不適 也可能是維他命B12缺乏?!

若身體有不適症狀,通常會懷疑是否罹患了某些疾病所致,其實營養素的缺乏也可能是需要考慮的方向之一!
 
諮詢╱蔡宛玲(好心肝門診中心肝膽腸胃科專任主治醫師、臺大醫院內科部兼任主治醫師) 
撰稿╱徐文媛
 
噁心沒食慾、一吃就吐、體重減輕……因為這些症狀,50多歲的張媽媽歷經胃鏡、大腸鏡、電腦斷層檢查都沒找到原因,一度懷疑是癌症或憂鬱症,直到因步態不穩、手腳發麻,求助神經科醫師,抽血檢查後才發現根本原因是長期吃全素導致維他命B12缺乏!在補充B12後,困擾張媽媽的症狀都消失了,原本憂鬱的心情也放晴。
 
在飲食不虞匱乏的台灣,還有人因缺乏營養素而生病?的確有可能。
 
成人健康族群每日維他命B12建議攝取量為2.4 微克(μg)(大約2顆蛋黃的分量),而評估近年來國人每日維他命B12的平均飲食攝取量顯示,從6~12.9歲、19~50歲與51歲以上者,皆已趨近每日飲食參考攝取量,也就是說,大多數國人透過日常飲食即可攝取到足夠的B12。分析國人B12主要食物來源,以魚、水產類為主,其次是家畜與奶蛋豆類。
 
那麼,究竟哪些原因會令人陷入B12缺乏的風險中?簡單來說,要從「攝取不足」或「吸收不良」來分析。
 
攝取不足?長期全素要當心!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營養調查的結果,約有10%國人選擇素食飲食。然而,動物性食品是B12最主要的食物來源,尤其以肝臟、肉類等含量較豐富,乳製品也含有少量B12,所以連蛋、奶都不吃的全素食者,容易因飲食中來源不足而有B12缺乏危機,初期或許體內還有庫存可用,但隨著B12逐漸減少,症狀就開始浮現。
植物性食品幾乎沒有B12,有些人認為海藻或其他素食也能提供B12,但仍有不同看法,美國營養學會在素食官方白皮書指出「藻類為不可靠的來源」。
 
而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出版的《素食飲食指南》手冊中則指出,藻類中紫菜的維生素 B12 含量多,可藉由攝取 0.3 份乾紫菜(約 3 公克,1 張海苔壽司皮大小)獲取足夠的維生素 B12。建議素食者每日至少攝取一份海藻類並使用加碘鹽,以增加碘的來源。
 
綜合以上資訊,如果素食者連蛋奶都不吃,建議適量補充綜合維他命或B群;另外也可以考慮額外添加B12的營養強化食品,像是外國人常吃的早餐穀類製品。
 
吸收不良?胃腸功能要注意!
維他命B12的吸收與胃、胰臟、小腸有關,結合在蛋白質中的B12經過消化作用釋放出來,再與胃壁細胞分泌的內在因子結合後吸收,再進入血液循環。若在消化吸收過程中任一環節出了問題,就有可能造成B12吸收不良,這也是老年人容易缺乏B12的主要原因。
 
此外,近年來因使用制酸劑情形較過去普遍,也偶而可見到因長期吃強效胃藥導致胃酸分泌不足,無法有效吸收維他命B12,導致維他命B12缺乏症的案例。
 
綜合起來,臨床上可能影響B12消化吸收問題的原因包括:
1 胃萎縮、或長期使用強效制酸劑導致胃酸分泌不足,或因癌症或減重動過切胃手術者。
2 長期吃全素,沒有補充維生素B12。
3 因自體免疫疾病對抗內在因子與B12的結合。
4 因自體免疫性腸道疾病、乳糜瀉而長期腹瀉、腸黏膜受損。
5 特定寄生蟲感染(多來自生食海鮮)。
6 胰臟功能缺失。
7 愛滋病造成胃腸黏膜受損。
8 糖尿病用藥長期使用(約5~10年)引起B12在迴腸末端的吸收障礙。
9 吸入性一氧化氮(通常在加護病房的呼吸重症患者可能會使用)抑制B12吸收。
 
若有上述情況,要先對症治療或提前預防性補充B12,若疾病已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需要長期補充B12避免產生併發症。相對於因吃素B12攝取不足,因腸道功能受損、內在因子或其他消化吸收機能障礙造成的症狀會更嚴重,由於病人無法完整吸收B12,需透過針劑或鼻噴劑才能發揮吸收效果。一般在治療滿1個月會複檢確認,若狀況穩定,則每隔半年或一年定期追蹤。
B12缺乏,影響有多大?
B12缺乏的治療不困難,但因為臨床上並不常見,遇到相關症狀時,醫師通常不會列為優先考量的原因,所以容易被忽略或延遲診斷;而症狀多變也是B12缺乏不易在第一時間確診的主要原因。
 
若懷疑是B12缺乏,透過抽血檢查即可了解B12的血中濃度是否偏低,但有時會有「假陰性」。曾有病人因感覺異常求診,檢查血球沒有明顯B12缺乏證據,會診神經內科後建議再檢驗B12才確認,補充B12後症狀也明顯改善。
 
B12缺乏初期未必會有症狀,往往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舌炎、貧血、疲累、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易怒或抑鬱等情況,有些病人是在年度健康檢查時發現貧血,才進一步確認是B12缺乏。值得注意的是,B12缺乏除了貧血,還會造成神經學症狀,影響日常生活,例如感覺異常,肢端麻木、不協調等症狀,通常下肢會比上肢明顯;另外也可能抑鬱、健忘、認知障礙、失智等。
 
若無法即時解除B12缺乏情況,病人可能因惡性貧血危及生命,或造成不可逆的神經傷害,例如失智症,這時再補充B12可能也無法完全復原。
 
總之,雖然人體只需要極少量的B12,但它與細胞生長、紅血球形成、神經系統的健康息息相關;另外,B12與葉酸可降低同半胱胺酸濃度,也被認為有助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B12缺乏的影響
問題
症狀
貧血
皮膚蒼白、活動力降低、疲勞、呼吸短促、心悸。
神經性病變
下肢體端刺痛、麻痺,影響方位感與行動失調;可能造成心智變化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情緒改變、失智。
消化道併發症
食慾差、脹氣、便秘,可能與胃腸功能失調有關。
 
 
疑 惑 解 除 補 給 站
Q為了避免缺乏B12,平時需要補充綜合維他命或維他命B群嗎?
A除非長期吃全素,一般人透過日常飲食即可攝取到足夠的B12,不需要特別補充。雖然它是水溶性維他命可隨尿液排出,沒有上限攝取量,但也無需過度補充,增加身體負擔,造成浪費。有胃萎縮或經歷過胃手術的病人,B12的吸收可能會有問題,如果口服無法達到補充的目的,可以考慮使用肌肉注射或鼻噴劑的治療方法。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