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肝故事好心肝故事

臺大沈冬教授的健檢體悟 想完成天命,得維持健康!

返回上一層
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沈冬教授向來有定期健檢的習慣,此次健檢發現壺腹腺瘤,切除檢驗結果為良性,慶幸因健檢及早知道十二指腸裡藏了腫瘤。
 
撰稿/陳淑卿
 
對台灣電影影響深遠的李行導演是我的長輩,他常跟我說:『電影是我的天命,研究是妳的天命。』」擁有中國文學博士深厚底蘊的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沈冬教授,對音樂的鑽研懷抱使命感,曾肩負設立臺大國際事務處的國際長重任,又任臺大藝文中心主任,受重用借調擔任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執行長,借調期滿後返校籌備新的研究中心,65歲的斜槓人生充滿躍躍欲試的開展。此時,收到校方寄來的好心肝健檢通知函,未特別將此事放在心上。
【圖說:沈冬教授認為,健康就是財富,需要自己花心思經營。】
 
自覺健康,原無報名健檢打算
為守護臺灣大學教職員的健康,承蒙善心人士捐助款項,好心肝基金會自2021年起與臺灣大學共同啟動「愛心回饋臺大教職員健檢專案」。「我大約每2〜3年在臺大醫院做一次健康檢查,上一次健檢差不多是一年多前,除了小毛病需追蹤,自覺健康無大礙,加上當時借調至校外單位任職,心想可能不符合資格,並沒有報名檢查的打算。」直到有天見到推動此專案的校長室孫效智教授,在他極力催促下,沈教授才登記健檢,後逢疫情轉為嚴峻,曾一度心生卻步念頭,「我其實是硬著頭皮來的,沒想到檢查發現十二指腸有個瘤!」
 
沈教授經安排於2022年6月10日在好心肝健康管理中心做健檢,胃鏡檢查顯示壺腹顯著,病理切片報告為管狀乳突腺瘤,經葉佳衢醫師評估日後有惡性病變之可能,需經內視鏡超音波評估是否適合內視鏡壺腹切除術。此外,胃部有黏膜下腫瘤0.4公分,因此腫瘤埋於黏膜下,無法用內視鏡切片取樣,為釐清性質,遂轉診至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由何汶璁醫師安排內視鏡超音波檢查,評估胃黏膜下腫瘤及壺腹腺瘤。醫師評估後告知,需施行逆行性膽胰管攝影檢查切除壺腹腺瘤,至於胃部黏膜下腫瘤偏向良性,不需做切片檢查。
 
「聽到要動手術,雖然有點害怕,但不憂慮,因為腫瘤發現時還很小,處理掉就好。」客觀冷靜的沈教授面對自身的健康大事,以一貫的理性泰然處之,在住院前將財務狀況、細軟向家人交代清楚。「以前擔任國際長時,每年搭機出國二十多趟,早已養成交代瑣事的習慣,即便這只是小手術,我認為還是應該做好準備。」
8月18日入院進行手術一切順利,只有在術後隔日因胰臟發炎劇痛約一、兩小時,經醫師處方服藥即緩解。8月底回診看壺腹切除病理報告為異位胰腺(Heterotopic Pancreas),也就是胰臟組織長到十二指腸裡面去了,並非惡性瘤,安排一年後追蹤。
【圖說:沈冬教授認同許金川教授(右)的善念,並感謝社會愛心人士支持推動善行。】
 
好心肝周到體貼,令人感到放心
「我覺得很感恩,若不是這次的健康檢查,不會知道十二指腸裡頭有個腫瘤,所幸檢驗結果是良性的,若未處置,未來會不會變化就不知道了!」沈冬教授特向好心肝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教授致謝,同時也感謝善心人士愛心捐助推動臺大教職員健檢專案,眾多教職員因此受惠。她感念地說:「許教授是一個善的核心,社會上需要有這種核心,帶起善的力量!」
 
「好心肝的健檢服務非常周到體貼,流程安排順暢,檢查相當細膩,整個過程讓我感到很放心,真切地感受到好心肝是個快樂善良、熱心助人的團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命,如同研究是沈教授的天命,好心肝團隊則負有照顧國人健康的天命,「有多大的願心,就有多大的成就,一步一腳印地完成天命,才能放心!」沈教授有感而發地說。
 
今年初,影響沈教授深遠的至親、好友與前輩天年已至,最親近的大哥溘然長逝,同齡好友中研院朱雲漢院士病逝,佛光山星雲大師圓寂,令沈教授深思:「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要維持健康。健康就是財富,這個財富要自己花心思去賺,也要跟合夥人,也就是醫院、醫師一起合作經營,因為人生難得,健康更是難得!」

你或許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