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

第95期

出刊日:2021-07-15

返回上一層

台灣疫苗之父李慶雲教授辭世 終結國人B肝帶原宿命的重要推手

臺大醫學院小兒科名譽教授李慶雲是兒科界泰斗,近年因為中風,身體狀況大不如前,於2021年6月11日凌晨辭世,享壽94歲。他畢生投入病毒與疫苗研究,是國內自行研發疫苗的第一人;他的生涯也幾乎等同台灣疫苗發展史的縮影,被譽為「台灣疫苗之父」。
【圖說:2020年李教授的「子弟兵們」曾齊聚一堂,慶賀《兒科大師李慶雲–他的時代 他的故事》的出版,這本書記錄了李慶雲教授大半生的傳奇經歷與不凡成就,也是後輩學習的典範。
照片出處/《兒科大師李慶雲—他的時代他的故事》】
 
李慶雲教授在臺大醫院小兒科服務時,見到日本腦炎、小兒麻痺大流行,湧入大量的求診病患,讓他深信:「唯有發展好的疫苗,從預防做起,才能根絕傳染病!」於是他進入位於醫院後方的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學習病毒學、組織培養及流行病學,除了到各地進行日本腦炎、德國麻疹等流行病學調查,多數時間都在研究室做病毒培養、鑑別及血清抗體檢驗。
 
開發「李氏疫苗」 台灣第一人
當台灣引進組織培養技術時,李教授本來只是基於研究、實驗的單純目的,從美方獲得世界第一株麻疹病毒株,經培養純化後開發出「李氏麻疹疫苗」。之後他赴美研究日本腦炎,返台後再次以日本腦炎病毒作組織培養,經純化及減毒過程後,又研發出「李氏日本腦炎疫苗」,意外成了台灣從事疫苗開發的第一人。
 
不過,當時疫苗的安全性仍然被多數人存疑,李教授至今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壯舉,就是率先拿自家人進行「人體試驗」。他的3個孩子都是「李氏疫苗」的見證人,兩個女兒是當年第一批接受李氏麻疹疫苗鼻噴劑的受試者,兒子則在臺大小兒科門診公開接種李氏日本腦炎疫苗。
 
李教授受訪時曾說:「如果對自己的疫苗沒有把握,也不可能拿親身兒女的生命開玩笑。」很可惜後來隨著台美斷交,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撤離台灣,加上政府傾向採用進口疫苗,李氏疫苗在缺乏研究經費的情況下,並未發揚光大。
 
B肝疫苗重要推手
今日台灣的B型肝炎防治成效,已成為傲視全球的「台灣經驗」,回首B型肝炎疫苗的研發與推動,李慶雲教授也是重要推手,他與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的畢思理教授,合作執行新生兒B型肝炎預防接種的臨床實驗,相關結果發表在1983年《刺胳針(Lancet)》期刊:「接受預防接種者,慢性B型肝炎帶原率大幅下降,效果相當顯著。」這是確定B肝疫苗安全性與效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
 
當時國內為了是否讓新生兒接種B肝疫苗,曾引起一場大論戰,有的小兒科醫師還疾呼:「別讓台灣新生兒當白老鼠!」在龐大的壓力下,李教授與台灣肝病醫學之父宋瑞樓教授等人,皆支持B肝疫苗接種計畫,以求早日將此「國病」連根拔除。後來政府終於在1984年開始推行新生兒逐步接種B肝疫苗的防治計畫。
 
李教授的遠見讓中研院院士、前副總統陳建仁非常有感,身為國內B肝研究權威學者的他也在臉書發文指出,當B肝接種計畫推動之後,一系列研究顯示,接種過B肝疫苗的世代不僅B肝帶原率大幅降低,嬰兒猛爆性肝炎、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以及肝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也都大幅下降,促使台灣和全世界的年輕世代,能夠透過預防接種避免B型肝炎所造成的肝病死亡,這是一個臨床醫學與公共衛生的典範研究。
【圖說:李慶雲教授替病童檢查身體,摸出腫瘤,「妙手」比儀器還快。】
 
 
桃李滿天下 獲獎無數
除麻疹、日本腦炎、B型肝炎疫苗的研發,李教授也協助衛生署訂定小兒傳染病政策,曾任衛生署預防接種委員會召集委員,參與國內疫苗政策與疫苗傷害賠償辦法制定,他不僅曾獲頒一等衛生獎章,也榮獲第八屆醫療奉獻獎、第五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之終身貢獻獎等多項榮譽。
 
李慶雲教授長達46年的時光奉獻給臺大醫院,熱愛教學的他桃李滿天下,國內多數兒童感染症的專家都曾受教於其門下。從臺大退休後,他仍在長庚、國泰、耕莘、新光等醫院客座教學,並成立「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以推展及執行國內兒童預防感染之教育與疫苗之研究及教育活動為宗旨。
 
許多醫師推崇,李教授看病時的理學檢查十分徹底,雷氏症候群、川崎氏症等許多台灣首見的病例,都是李教授發現的,他「心到、眼到、手到」的工夫,年輕醫師還得多學習。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