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

第72期

出刊日:2015-10-15

返回上一層

大海可以撈針!抽血揪出癌細胞

對於癌症治療的療效以及是否轉移,以往是利用「腫瘤指數」以及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正子掃描等檢查來評估。最近又多了一種「循環腫瘤細胞計量」(Circulating tumor cell, 簡稱CTC)檢測,只要抽7.5ml的血分析數據,其敏感度高可比「大海撈針」,可從400億顆細胞中篩選出一顆「癌細胞」。可惜的是,這項檢查目前的價格還十分高昂,儀器也不普及,還無法用於常規的檢查之中。
 
撰稿╱林姿伶(好心肝門診中心健康檢查中心主任)
 
癌症在現代社會仍為十分棘手的致命疾病,為了達到「提早偵測」、「可靠的診斷」、「最好的治療」,科學家們跟醫師們投入大量的心血研究是否可以找出「黃金診斷方法」。
 
最好的診斷方法自然是無侵略性、方便施行、無副作用、數值穩定以及結果可靠,可至目前為止,還有許多的困難需要去克服。
 
舉例說明,近幾年隨著健康檢查的話題發燒,一些以往作為偵測腫瘤復發以及鑑別診斷腫瘤類型的「腫瘤指數」開始被試著用來「篩檢」。這些像是甲型胎兒蛋白α-FP、攝護腺特定抗原PSA、上皮癌胚胎抗原CEA、胰臟癌指數CA-199、乳癌指數CA-153以及卵巢癌指數CA-125等,都是常見的檢查項目。這些「腫瘤指數」的檢查只需要抽血,不需要含有輻射或顯影劑的儀器檢查,自然也無副作用,數值也「穩定」,一度成為熱門檢查。然而,這些「癌症相關」的醣蛋白,雖然在癌症病人身上能找到,在「非癌症」病人身上也可能會升高,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而真正「癌症」或「癌症復發」的病人也有一定比例「腫瘤指數」並不高,所以該檢查仍不是百分之百準確,高危險族群仍需要合併「影像學」的檢查,指數異常的時候也需要「影像學檢查」來確診。
 
以胎兒蛋白為例,甲型胎兒蛋白作為腫瘤指數的評估以及偵測率並非百分之百準確,而且對於肝炎再生期的病人、其他生殖細胞腫瘤的病人、懷孕期的病人等,這項指數都會升高。對於B、C肝炎病毒帶原的病人,因為屬於高危險族群,此項「腫瘤指數」搭配超音波影像學檢查,才值得每半年進行一次篩檢。

 

檢測血液中的癌細胞

評估療效及是否轉移

 
循環腫瘤計量是一項「類似」的檢查,同樣是「抽血」得知,也不含有輻射、不需要將顯影劑打入人體,數值也穩定,目前在轉移性乳癌、大腸癌跟攝護腺癌的術前術後評估具有輔助的角色,進一步的作用仍需要繼續評估以及資料的收集分析。
 
循環腫瘤細胞指的是血液中的「癌細胞」。當病人身上長出腫瘤,原生腫瘤中會有癌細胞「脫離」進入血液中,而這些脫離的癌症細胞若順利「著陸生長」,就是所謂的「癌症轉移」。
 

抽7.5ml血進行分析

 
循環腫瘤細胞計量的方法就是先抽取病人大約7.5ml的血液,與藥劑混合後送入機器中,之後「捕獲」、「染色」、「拍照」、「分析」、「計數」,幾乎是全自動化進行。最後由技術人員對圖像進行分類以及判讀,4小時後可以產生報告。敏感度之高,可從400億顆細胞中篩選出一顆「癌細胞」。
 
想要得到這項檢查結果的原因,是因為癌症手術或化療、電療前後,對於「癌症轉移」仍需要更多不具侵犯性以及輻射的「數據」提供治療計畫的參考。對於療效以及「轉移與否」的評估,以往是利用「腫瘤指數」以及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正子掃描等檢查施行。輻射和顯影劑一直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而且缺乏一個「數字」來評估該化療對癌症的治療效果,以及何時應該開始另一個療程。因此,循環腫瘤細胞計量就有他的角色。
 

可作為評估癌症是否轉移之參考

 
不只是乳癌、大腸癌跟攝護腺癌的評估,近年觀察對於「肝癌」的術前術後轉移評估也可能發揮重要的作用。肝癌的特性是除非腫瘤侵犯到大血管,或屬於瀰漫性肝癌,否則遠端轉移的可能不高。又因為化療跟放射線治療對於肝癌的效果沒有手術好,所以肝癌一發現都是盡快手術切除,之後定期追蹤「肝臟」。
 
但是,肝癌的轉移復發是可能發生在肝臟以外的器官的。肺、淋巴結、腎上腺、骨頭、頭蓋骨、甚至皮膚都有可能。但是對於少數可能的轉移病例,把所有肝癌的病人都送去半年做一次全身磁振造影顯然不可行,因此循環腫瘤細胞計量就能提供醫師們除了肝臟超音波、電腦斷層以及胎兒蛋白外,額外的資訊。
 

尚無法用於癌症篩檢

 
自然,會有人提出疑問,這項檢查對於「癌症篩檢」是否具有意義?可惜的是,目前這方面的資料還不充足,而且如果在血液中已經可以偵測到「癌細胞」,這癌症多半也屬於「晚期」,即使發現了也不是我們希望的「早期偵測」,幫助有限。
 
總而言之,循環腫瘤細胞計量這項新發明,可以用在癌症治療前後的評估定量,方便偵測復發以及擬定治療計畫。可惜的是,這項檢查目前的價格還十分高昂,儀器也不普及,還無法用於常規的檢查之中。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