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

第72期

出刊日:2015-10-15

返回上一層

消化道長息肉,切了較安心?

乍聽到息肉,不免讓人聯想到癌症而擔憂,到底該不該切?其實根據息肉的類型不同,考量也不一樣,有時需透過切片檢查結果才能決定是否需切除。
 
諮詢╱陳建全(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
撰稿╱鍾碧芳
 
日前媒體報導一位19歲的男子,因為連續腹痛及腹瀉而求診,經檢查後發現長了約4公分的大腸息肉,醫師問診後發現患者喜歡吃肉,工作經常需要久坐、且水分蔬菜攝取又不足,加上父親也曾罹患大腸息肉症,導致息肉產生。只是,息肉一定是惡性的嗎?一定要切嗎?切了後是否還會再長?
 
息肉指的是人體組織表面長出的突起物,就像違章建築般。在消化道系統中,最常見的包括膽囊息肉、胃息肉、大腸息肉及十二指腸息肉等。為什麼會長息肉?其實大部分與體質遺傳有關,或者是因為基因突變,以及受到生活環境、飲食的影響而生成,通常只要一開始長,日後就會持續長下去。
 

消化道息肉 大都沒症狀

 
一般來說,消化道息肉可分成不會變成惡性腫瘤的增生性息肉與發炎性息肉,以及最有可能出現癌變的腺瘤性息肉。大部分的消化道息肉都沒有症狀,通常是在健檢時被意外發現,但也有少數的息肉(如十二指腸息肉)如果超過1公分,就會出現阻塞而有消化不良、胃脹等症狀。
 
至於到底該不該切除?端視息肉的大小、形狀、位置等,必須由醫師判斷,並非所有息肉都需切除,例如,胃部增生息肉跟胃底腺息肉通常為良性,對健康影響不大,也不會有症狀,不致於造成臨床上的困擾,如果息肉小於兩公分通常建議不處理。
 
不過,有些消化道息肉如果無法確定種類,臨床上會建議在進行內視鏡檢查時,順道做切片檢查,以確定息肉的種類,並且依照切片的結果,來建議追蹤或治療的方式。
 
以下針對常見的四大消化道息肉:膽囊息肉、胃息肉、大腸息肉、十二指腸息肉作介紹。
 

膽囊息肉 要定期追蹤

膽囊息肉因為沒有症狀,因此多數是在健康檢查時或因其他原因(如B型肝炎患者做追蹤超音波時)被發現,也就是說,超音波檢查是發現膽囊息肉的利器,許多沒有症狀的息肉會因此現形。只有少數膽囊息肉患者會有類似膽結石的症狀,例如腹痛(右上腹疼痛)等。
 
造成膽囊息肉的原因可能是由於膽囊黏膜增生或膽固醇堆積,大部分的膽囊息肉是良性的病變,這種病變通常小於1公分。超過1公分的息肉有惡性的風險,一般建議切除。
 
小於1公分的膽囊息肉,很難區分是良性或惡性,但如果是惡性的話,息肉就會持續長大,因此,臨床上通常建議一旦發現膽囊息肉就要定期追蹤,若尺寸不持續增大,就可與它和平共處。
 
由於膽囊屬於囊狀物,內有膽汁,一旦被打開後是無法縫合完全,最後會造成膽汁外漏而對腹腔造成負擔,因此,當膽囊息肉超過1公分以上,有潛在性危險,必須處理時,臨床上的治療準則為以手術切除膽囊,比較安全。
 

胃息肉 以良性居多

為何會出現胃息肉?目前為止原因仍未明,有些患者是天生容易長,也有些是因為發炎所導致,或者是在部分胃切除後,膽汁刺激所引起,也有醫界人士認為,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與胃息肉的產生有關,但至今仍缺乏直接證據。
 
許多人即使有多顆胃息肉也不會有症狀,大多數患者可與其相安無事一輩子,只有少部分的人會出現發炎現象,甚至少數息肉出血會造成患者解黑便、或者因息肉太大而造成幽門阻塞,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不過,這些在臨床上相當罕見,無須過度擔心。
 
胃息肉可分良性與惡性,但以良性居多,若是切片報告顯示為增生性息肉或胃底腺息肉時,為本質良好的息肉,成長速度緩慢,只要定期追蹤即可。
 
胃息肉多數屬於多發性,臨床上會考量是否有切除的必要,大多數是不需要處理,但如果大小超過2公分以上,擔心會有癌化的風險,會建議切除較好。一般小於2公分以下的息肉,通常可利用胃鏡成功切除,除非是息肉的位置生長在胃鏡難以觸及的死角,或者息肉太大、患者年齡過大、或有出血、穿孔風險時,才建議由外科醫師以開刀切除。
 

部分大腸息肉

與大腸癌有關

 
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出爐的2012年癌症登記報告中顯示,發生人數最多的十大癌症中,以大腸癌共1萬4965人罹癌居首位,且七度居冠,更較2011年發生人數增加878人(增加6%),也蟬聯發生人數增加最多的癌症,大腸癌對國人的威脅著實不可小覷。
 
對於腸息肉,許多人都有疑問,是不是所有腸息肉都有癌變的可能,只要發現一定要切除?其實,在常見的腸息肉中,如果是增生性息肉,只是微小的黏膜突起,通常不會變成惡性腫瘤,屬於良性,且發生在直腸或乙狀結腸中。
 

腺瘤型息肉建議切除

 
還有一種良性息肉是小型腺瘤,但若會持續長大,就有機會轉變為腺癌,也就是所謂的大腸癌,這種腺瘤型息肉就一定需要取出。尤其是超過1公分以上的腺瘤,被稱為「進行性的息肉」,發生癌化的情形與家族史有關,這種息肉進展成為腺癌的機會很大,必須直接切除取出。
 
小的息肉通常不會有症狀,較大的息肉就可能造成出血現象,或者會造成腸套疊,形成腸阻塞,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等現象。
 
99%的腸息肉都可以靠大腸鏡切除,不需打開腹腔,但處理不當仍有其危險性,最常見的合併症為出血、大腸穿孔合併腹膜炎等,因此,仍需找合格的專科醫師進行為佳。如果患者曾經開過刀、大腸有沾黏,或者息肉的位置角度差時,除了要持續追蹤外,若擔心可能有轉變為癌症的風險時,可以開刀處理。
 
大腸癌的發生率隨著年齡攀升,而大腸息肉可經由大腸鏡、糞便潛血中發現,國民健康署針對50歲至74歲的民眾,提供兩年一次的免費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如果糞便潛血反應為陽性患者,除了可能是大腸發炎或痔瘡出血的狀況外,也可能是大腸內有息肉或癌症的產生,無論如何都應該接受大腸鏡檢查做進一步確認。
 

十二指腸息肉

不易有症狀

 
十二指腸息肉通常是在做胃鏡時被發現,不容易有症狀,少數大於1公分的息肉會造成阻塞而出現消化不良、胃脹等症狀,但因與胃疾病類似而容易被忽略。臨床上的處理方式會先局部切片判斷為良性或惡性,再考量是以內視鏡或手術切除。
 
切除息肉 需考量風險性
 
息肉是否切除必須看息肉本身的狀況,如果屬於小型腺瘤性的息肉,通常在內視鏡檢查時,就會順便切除。如果息肉的顆數過多、體積太大、困難角度等,會另外安排治療方式。
 
如果息肉數量較多時,切除數量的多寡則看患者本身的狀況,比如說,有些患者的體質屬於多發性息肉時,即使全部取出仍可能復發。再者,每切除一個息肉就等於多一道傷口,如果一個傷口的出血風險是千分之一,十個傷口就增加為百分之一了,等於切得越多,患者出血與穿孔的風險也就越高,因此,臨床上醫師會判斷患者的狀況、息肉的危險性等種種風險,來決定是否應該全數切除。
 
總之,息肉沒有症狀,必須靠篩檢才能得知,因此務必定期做健康檢查,才能達到預防、及早處理與治療的效果,建議高危險族群如男性、超過50歲、有家族史、抽菸、嗜酒、肉食主義者、有代謝症候群等,最好每兩年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若有問題需到醫院進行大腸鏡檢查。尤其現在已經有無痛大腸鏡、胃鏡檢查,讓檢查中可能的不適降到最低,所以民眾不要害怕受檢,才能守護健康一生。
 
 

◎消化道息肉3大問

 
1消化道長息肉會不會是惡性的?
 
有良性也有惡性,如果無法確定種類,會在進行內視鏡檢查時,順道做切片檢查,並依照切片結果,來建議追蹤或治療的方式。
 
2消化道長息肉,該不該切除?
 
端視息肉的大小、形狀、位置、良性惡性等,必須由醫師判斷,並非所有息肉都需切除。
 
3消化道發現息肉,需要追蹤嗎?
 
一旦發現膽囊息肉就要定期追蹤。追蹤頻率以主治醫師的建議為主。超過1公分的息肉有惡性的風險,一般建議切除。
胃息肉可分良性與惡性,若切片報告顯示為良性的增生性息肉或胃底腺息肉,只要定期追蹤即可。追蹤頻率以主治醫師的建議為主。
 
大腸息肉如果是增生性息肉,屬於良性,定期追蹤即可。還有一種是腺瘤性息肉,尤其是超過1公分以上的腺瘤,進展為大腸癌的機會很大,通常一發現建議直接切除取出。切除後仍須追蹤,追蹤頻率以主治醫師的建議為主。
 
Q長息肉與年齡有關嗎?
A有,息肉的生成與基因有關,但即使是有此體質的人,也需到達一定的年齡才會開始長,通常以40歲以上的成人居多。
 
Q消化道息肉與飲食習慣有關嗎?
A許多研究指出,大腸息肉與飲食有密切關係,如果從其危險因子來看,包括抽菸、喝酒、肉食主義、代謝症候群等都有相關,經常吃太油、高膽固醇、難消化的食物,會延長腸胃道的消化時間,使得食物與消化道接觸的時間拉長,如此一來,就會使得消化道長息肉的機會增加。除此之外,曾經長過息肉、或家族有多發性息肉或大腸癌者,也是高危險群。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