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期
出刊日:2016-04-15
返回上一層中醫的肝 VS 西醫的肝 保對肝才有好心肝
國人的保肝觀念一直以來深受傳統醫學的影響,但其實傳統醫學的「肝」和現代醫學的「肝」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體系,懂得保對肝,才能有好心肝!
諮詢╱李嘉哲(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內科臨床副教授)
撰稿╱丘璃瑩
45歲的林先生,因為負責公司新產品研發,這幾個月幾乎每天熬夜加班,最近常覺得疲倦、睡不飽,到鄰近的中醫診所就診,中醫師診斷是「肝火旺」。林先生最近剛好有親人因肝癌過世,一聽趕緊到醫院檢查肝功能,不只抽血還做了腹部超音波,結果報告顯示肝臟功能一切正常,醫師要他別擔心,讓林先生不免納悶,「都是肝,為什麼中西醫說法不一樣呢?」
中醫談肝
傳統醫學奠基於經脈系統及陰陽五行學說,也有臟腑的概念。其指的臟腑形態雖與現代西方醫學相同,但其對臟腑生理功能與病理表現的闡述卻與後者大不相同。傳統醫學的臟腑與經脈關係密切,也可說是經脈系統的一部份。從傳統醫學觀點來看,肝是12經脈之一,肝經起於足底大拇指,沿著腳踝向上巡行,從小腿、大腿、鼠蹊、腹側、經肝臟、膽囊,分支到肺,再順著氣管直上,經口、眼直達頭頂;相較於現代醫學,肝臟是專指位於人體右側肋骨下方、腹腔右上方,重約1.5公斤的單一臟器,兩者觀念上截然不同。
在功能上,傳統醫學的肝主要掌管身體能量(氣)循環的平順,有「疏洩」和「藏血」兩大功能。疏洩是指疏通、調節,即協助身體能量系統平順運行;藏血則是指肝能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這點和現代醫學中,肝臟有儲存血液功能的說法相似。
傳統醫學的「肝不好」就是指肝經氣的循環出了問題,「肝鬱」即肝氣鬱結於肝臟,會覺胸脅悶痛,容易發怒或鬱鬱寡歡(中醫的每個臟腑都對應某一種情緒,肝失常對應的是憤怒或鬱抑;反之,憤怒或鬱抑也會造成肝的失衡);「肝火旺」係指鬱結的氣太盛,延著肝的經脈往上衝,便會造成口乾舌燥、眼睛乾澀、視物模糊、頭痛等問題。
此外,傳統醫學認為「肝主筋」,韌帶、肌腱也在傳統醫學所謂的筋的範圍內,若肝氣循環不佳,無法滋養於筋,將會引起抽筋、關節僵硬、運動不順等問題;「肝開竅於目」,肝不好也可能引起視力問題以及一些眼睛症狀。
所以傳統醫學指的肝異常是表現在情緒,肝經循行部位(胸脅、口、眼睛、頭)以及筋肉關節運動上。
西醫談肝
西醫談肝是指肝臟這個器官,肝臟是人體極為重要的代謝器官,主要負責身體的新陳代謝、儲存、轉化、分泌、解毒等功能,當肝臟出了問題,就會嚴重影響人體正常機能。
一、合成功能:肝臟能將胃腸吸收進來的養份合成人體所必須的各種醣類、脂肪、蛋白質及部份荷爾蒙,許多蛋白質如白蛋白、凝血因子等都是人體重要生理機能必需,例如若肝功能異常,白蛋白製造減少,血液滲透壓下降,將會造成身體水腫;另外,若肝功能不佳,亦會造成凝血功能異常,有流血不止的風險。
二、儲存功能:肝臟可將過剩的葡萄糖轉變為肝醣、脂肪轉變為脂質儲存起來。當人體缺乏能源時,肝醣及脂質會被適時分解成葡萄糖或脂肪酸,提供細胞所需;另外,肝臟也是儲存維他命A、D、B12、鐵及銅等礦物質的「倉庫」。
三、轉化功能:肝臟如同加工廠,能將某些藥物轉化成具活性的形態,在體內產生作用;另一方面,它也能將某些人體產生的荷爾蒙去活性化。外來或人體胃腸道產生的毒素皆需由肝臟把有毒物質轉化成為無毒性的物質,經由腎臟或膽汁排出體外。
四、消化及免疫功能:肝臟會分泌膽汁幫助脂肪的消化。肝內有多量的巨噬細胞可移除腸道來的病原菌及毒素。
肝臟肩負著上述重大功能,一旦因為發炎、肝硬化或罹患肝癌,引起肝功能異常,就會導致種種足以致命的問題。而國人肝發炎、肝硬化或肝癌的主要原因,就是感染B、C型肝炎!這必須靠西醫檢查才能得知。
肝火旺不見得等於肝發炎
由此可知,傳統醫學的肝和現代醫學的肝兩者觀點迥異。例如民眾常認為熬夜會傷肝,這是屬於中醫的說法,根據中醫理論,一天中十二經脈各有兩小時是經脈氣最旺的時候,肝經是在半夜1至3點,膽經則是在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此時休息,肝膽才能疏通調節本身及其它經脈氣的循環,若熬夜會使白日肝經及膽經累積的阻礙無法疏通。
又如口臭,中醫認為可能是肝火旺等因素,西醫認為大部分和牙周病、蛀牙或唾液分泌太少等口腔疾病有關,通常跟肝臟好不好沒有關係,唯一有關的是肝硬化末期病人,因肝功能變差、無法正常代謝身體廢棄物,導致血液中的氨(俗稱阿摩尼亞)從口鼻排出,就可能飄出異味,但此時肝病已經很嚴重了。
所以,當中醫診斷肝不好,並非等同於西醫所說的肝功能異常。肝臟是否正在發炎、是否有病毒感染、肝臟是否硬化或是否長腫瘤等,都必須靠西醫檢查才能得知。
中西醫保肝之道大不同
因為中西醫談的肝不同,保肝之道也不一樣,中醫所謂的保肝,基本上就是維持肝經正常的疏通調節功能,所以情緒平穩、睡眠充足、飲食清淡等都是養肝之道,但若以為這樣就能保肝,就大錯特錯了。
威脅國人最鉅的肝癌絕大多數是B、C型肝炎引起,所以要維護肝臟健康,最重要是定期檢查,特別是先抽血了解自己有沒有B、C型肝炎,有的話一定要定期追蹤,至少每半年到醫院檢查一次,除了抽血,還要做腹部超音波,必要時依照醫師囑咐進行治療。另外,要避免自行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補品,以免損傷肝功能;避免刺青、穿洞、共用針頭,以免感染B、C型肝炎病毒。若有脂肪肝,應飲食清淡、多運動,避免問題惡化。
中醫肝經
從傳統醫學觀點來看,肝是12經脈之一,肝經起於足底大拇指,沿著腳踝向上巡行,從小腿、大腿、鼠蹊、腹側、經肝臟、膽囊,分支到肺,再順著氣管直上,經口、眼直達頭頂。
◎這些症狀中西醫觀點比一比
症狀
|
中醫觀點
|
西醫觀點
|
口臭
|
可能與肝火旺、胃火旺、肺火旺、心火旺等有關。
|
口臭大部分和牙周病、蛀牙或唾液分泌太少等口腔疾病有關,少數由呼吸道疾病如鼻竇炎、氣管炎、肺炎或消化道疾病如胃食道逆流所引起,通常跟肝臟好不好沒有關係。
|
熬夜
|
根據中醫理論,肝經在半夜1至3點、膽經在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時經脈氣最旺,此時熟睡對肝經跟膽經會是最好的修復,若熬夜會使白日肝經及膽經累積的阻礙無法疏通。
|
西醫不會特別強調睡眠和肝臟的關聯,也沒有幾點休息就有益於肝臟的說法。不過,長期熬夜、睡眠品質不佳,本來就容易影響身體健康,應避免。
|
疲倦
|
從中醫觀點來看,若身體任一經脈循環不佳、氣血不順,就容易引發疲憊感。
|
西醫認為,造成疲倦原因可能來自心理或生理多種因素,不見得跟肝臟有關;即使是肝臟問題,通常要肝臟發炎很嚴重了,才會出現疲倦症狀。所以不需要把疲倦和肝不好畫上等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