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

第94期

出刊日:2021-04-15

返回上一層

消滅肝病 全民「超」起來

完整的肝臟檢查,除了抽血檢驗肝發炎指數與甲型胎兒蛋白,腹部超音波也是不可或缺的項目。因為肝臟沒有痛覺神經,加上只要四分之一正常的肝臟還在,就可以「自我感覺良好」,以為肝臟正常。今年起本會推動「全民腹超10年計畫」,呼籲全民至少每年「超」一次,有B、C肝則應至少每半年「超」一次。腹部超音波為何如此重要?又有哪些特點?
 
撰稿╱楊培銘(本會總執行長、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
 
40年前,一位B肝病人被臺大醫院許金川教授經由腹部超音波檢查診斷罹患肝癌,直徑僅有2公分。病人感到非常不可置信,因為他完全健康如常,毫無症狀,但他仍相信許教授的診斷,接受開刀切除之建議。當時主刀的臺大外科李治學教授也是半信半疑,因為即使開腹後,他根本摸不到肝腫瘤,最後是依照許教授告知的部位予以切除,當然病理科醫師在顯微鏡下確診了肝內的腫瘤是肝細胞癌(俗稱「肝癌」)。這是台灣首例利用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的小型(直徑< 3公分)肝癌。 
(圖說:臺大婦產科陳皙堯教授開啟台灣醫用超音波時代。)

(圖說:許金川教授為國內最早利用腹部超音波診斷出小型肝癌的先驅。)

超音波掃描儀之演進
超音波一詞,最早是在1958年出現在醫學文獻上,所以醫用超音波學的研究發展距今不到70年,相關文獻卻如雨後春筍,而醫用超音波對醫師診斷疾病的模式,也產生了重大的變革。

超音波掃描儀的問世,撼動醫界,幾乎各個醫療科系都可以運用超音波掃描儀來做疾病的檢查和診斷。

台灣醫用超音波的應用始於1960年代,由臺大醫院婦產部陳皙堯教授帶頭使用超音波掃描儀來偵測胎心活動,證明胎兒生命的開始,從20週才能聽到胎兒心音提早到17週可用超音波直接目視胎心活動,是當時的一大進步。隨著超音波掃描儀的研發,超音波檢查也於1970年代被應用到上腹部器官的檢查。剛開始只有B型接觸複合式超音波掃描儀,以單一探頭裝在一支可彎曲之長臂末端,檢查時沿著腹部劃過,構成超音波圖像。以此種儀器做上腹部檢查時,需掃描上腹部之橫向、縱向及斜向等各種所需之方向,每一方向皆需一寸一寸的掃描,劃出影像,一個病人一次檢查常需耗時半小時到一小時,這樣累積而成的超音波圖像才能夠進行判讀,因此運用這種超音波掃描儀來做上腹部的檢查,既耗時費力,且影像也不夠清晰。直到1980年代即時性超音波掃描儀的問世,使得影像更清晰、操作更容易,特別是在影像可以凍結在儀器的螢幕之後,超音波掃描儀的使用才廣為醫界所接受。

超音波掃描儀具有許多優點,包括:檢查時間短且毫無痛苦、無輻射線暴露之虞、操作者入門容易、應用功能廣,這是超音波掃描儀迅速普及化的主因。

超音波檢查是偵測早期肝癌的利器 
在台灣,許金川教授就將之發揮在小型肝癌的偵測上,上述個案只是其中的一例。直徑小於3公分的肝癌,有經驗的醫師或技術員很輕易就能用超音波檢查發現,而這些病人根本沒有症狀,醫師做身體檢查時也觸摸不到,這真的是很大的突破,特別是搭配抽血檢驗甲型胎兒蛋白(AFP)之數值時,更能將超音波的功能發揮於極致。因為超音波檢查之功能有賴於操作者的技術及經驗,病人多時相當耗時耗力,造成醫師極大的負擔;而甲型胎兒蛋白之檢驗則可由自動化機器為之,可同時將數十支血清加以檢驗而獲得結果,在有限的超音波操作人力下,特別針對甲型胎兒蛋白數值異常者優先施以超音波檢查,其效益會更高。 

台灣是肝癌的盛行地區,高危險群主要是慢性B、C型肝炎患者,特別是已有肝硬化的病人,因此台灣的肝癌篩檢規範大致為:慢性B、C肝病人有肝硬化者每3∼6個月、無肝硬化者每6∼12個月接受一次超音波檢查。這些規範是依據早年的研究結果而制訂的,因為許金川教授研究發現,小型肝癌體積變成2倍,平均約需4∼5個月,故在3∼6個月的期間內做2次超音波檢查,即使初次檢查沒有發現肝癌,在第二次檢查發現時,癌瘤的直徑至多變成1.2∼1.3倍,對於治療並不會造成影響。 
(圖說:超音波掃描無侵入性,是檢查利器。)
C肝根除、B肝控制
未必免除肝癌之發生

由於B、C肝治療藥物突飛猛進,絕大多數C肝患者體內病毒可被根除,B肝患者病情也很容易被控制,其血中B肝表面抗原(HBsAg)可能會消失,甚至產生表面抗體Anti-HBs。在此特別要提醒這些B、C肝患者,務必仍要繼續定期接受超音波檢查及血清甲型胎兒蛋白檢測,以免肝內萬一出現肝癌仍不自知,錯過早期根治的機會。

曾有一位B肝帶原者定期追蹤到60歲時,其血清B肝表面抗原消失且產生表面抗體,以為B肝已經痊癒而不再追蹤,不幸在5年之後被發現肝臟有一顆15公分的肝癌,雖經切除但很快又復發,半年之後就過世了。至於慢性C肝患者,其肝臟內部歷經C肝病毒存在一、二十年,可能因發炎已衍生纖維化甚至硬化,這是產生肝癌的溫床,即使C肝病毒已被根除,仍有罹患肝癌的風險,若不定期追蹤,很可能肝癌已經滋生而不自知,無法早期發現接受根除治療。

B肝病毒檢驗標記正常
不保證不會得肝癌

在B肝疫苗於1986年全面施打於新生兒前,台灣的孩童約有80%會感染B肝病毒,其中五分之一左右不幸變成B肝帶原者,其餘五分之四會在半年內將B肝病毒排出體外且產生終生免疫力。因此,目前35歲以上的台灣成年人,約15∼20%為B肝帶原者,抽血檢驗結果為HBsAg(+)/Anti-HBs(-)/Anti-HBc(+)。約60∼65%具免疫力者之檢驗結果為HBsAg (-)/Anti-HBs (+)/Anti-HBc (+)。Anti-HBc為B肝核心抗體,只要曾經感染B肝病毒,人體內就會產生Anti-HBc,且終生存在。隨著年歲增長,不論有無接受特異性治療,B肝帶原者體內病毒活性一般會逐漸減弱,少數人血中HBsAg會消失,變成HBsAg (-)/Anti-HBs (-)/Anti-HBc (+),更少數人甚至會產生Anti-HBs,變成HBsAg(-)/Anti-HBs (+)/Anti-HBc (+),與原先就具免疫力之成年人檢驗結果相同,無從分辨,除非抽取肝組織去檢驗B肝病毒才能分辨是否為B肝帶原者。因此,目前35歲以上的台灣成年人,約65%抽血檢驗結果會呈現HBsAg (-)/Anti-HBs (+)/Anti-HBc (+),其中約5%其實原先是B肝帶原者。

我們從小到大,身體沒有狀況下,一般不會想到要去檢驗這些B肝病毒標記,因此,誰可能是潛在的B肝帶原者其實並不知道,故最佳之道是:不論抽血檢驗結果為何,即使原先超音波檢查結果正常,每年接受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是必要的。即使不符合健保給付範圍,花約台幣一千元來保障自己的生命,應該是很值得的。

沒有B、C肝也會得肝癌
在台灣,約90%的肝癌與B、C肝有關,與病毒性肝病無關的肝癌則與代謝性疾病密切相關。國家衛生研究院人體生物資料庫之「台灣肝癌網」,曾收集了411例沒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肝癌病例,與840例配對的B、C肝炎病毒感染相關的肝癌病例比較分析,發現三個代謝性疾病風險因子與肝癌之發生密切相關:(一)脂肪肝,(二)糖尿病,(三)血清三酸甘油酯過高(>160 mg/dL)。大家都知道酒精會傷肝,酒癮患者也會有慢性肝病三部曲,西方先進國家的肝癌主因即是酒精性肝病。但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單純脂肪肝、脂肪肝炎、肝硬化)很可能會成為未來沒有B、C型肝病年代肝癌的主要病因,值得國人警惕。
(圖說:定期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掌握健康情形。)
超音波檢查也是發現肝硬化的利器 
肝病是台灣的國病,主因是B肝疫苗全面施打前,台灣的成年人有15∼20%是B肝帶原者,而B肝帶原是終生的病況,在一生中肝臟可能隨時會發炎而演變成肝硬化;另外,台灣成年人約4%是C肝帶原者,其自然病史與B肝雷同。最可怕的是,慢性肝病患者絕大多數毫無症狀,只有在病情相當嚴重時,如:肝衰竭、肝硬化併發食道/胃靜脈瘤出血、腹水或肝昏迷,才會被發現有慢性肝病存在。直到今天,我們仍隨時可在門、急診發現50∼60歲的肝硬化病人,他們是因身體不適來就醫,但在過去50∼60年從來不知道自己有慢性肝病、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早期發現患者為B、C肝帶原者,必要時及早接受有效的治療,才不會步入慢性肝病三部曲的不幸病程,特別是現在C肝可根除、B肝可控制的年代,台灣的所有成年人都應該瞭解自己是否有慢性B、C型肝病,最好的方法就是抽血篩檢。一旦發現是B、C肝帶原者,要儘速釐清肝臟狀況,例如:有無發炎、有無肝硬化或肝癌;發炎依賴抽血檢驗ALT (GPT) 及 AST (GOT),肝硬化及肝癌則要靠超音波檢查。

體內有肝硬化或肝癌,肝功能檢驗可能完全正常,甲型胎兒蛋白數值也可能正常,只有接受超音波檢查才能及早發現之。 

定期接受超音波檢查可能有意外發現 
B、C肝患者定期接受超音波篩檢,也可能意外發現肝癌以外的病情,得以及早接受治療。
一位B肝患者,於每半年一次的超音波檢查中,被發現有腹水,可是她並沒有肝硬化,醫師詳細進一步探討腹水的病因,結果在卵巢找到良性腫瘤,這種腫瘤會引發腹水,也可能轉變成惡性腫瘤。之後她接受手術切除病灶後,腹水消失,恢復健康。 

另一位C肝患者,也是在定期的超音波檢查中發現腹水,他也是沒有肝硬化,歷經各種檢查才找出腹水的病因,原來是心包膜發炎沾黏而影響心臟收縮,讓身體內的靜脈無法順暢地回流至心臟中,導致腹水持續變多,開刀後腹水也是完全消失,重獲健康。 

還有一位B肝患者曾安然度過一次急性肝炎發作,在抗B肝病毒藥物控制下病情恢復穩定,驚魂甫定後,很規律地接受超音波檢查,某次檢查中突然被偵測到腹部淋巴結腫脹,轉診至血液腫瘤科確診為淋巴癌,於接受化學治療後病情已完全控制。 

肝腫瘤不是只有肝細胞癌 
有位病人因有慢性肝炎(非B肝非C肝)而每年接受一次超音波檢查,有次檢查發現肝腫瘤,接受切片後確診為膽管細胞癌,這是肝臟原發性癌症中肝細胞癌之外第二常見的,除非長在肝門區引發阻塞性黃疸,否則病人毫無感覺,常在病情嚴重時才被發現。這位病人因屬早期發現,故得以開刀切除。 

另外一位B肝患者於定期超音波檢查中被發現有一顆小的肝腫瘤,進一步探查後竟然是胰臟尾部的癌瘤轉移至肝臟,因只發現轉移至肝臟且僅有一顆,故得以開刀切除胰臟癌及轉移至肝臟的腫瘤。 

腹部超音波不只檢查肝臟 
一般所稱的腹部超音波檢查,精準地說應為上腹部超音波檢查,其檢查器官包羅萬象,除了肝臟之外,還會審視膽囊、脾臟、胰臟(雖然並非百分百)、腎臟,甚至也會「順便」觀察下腔靜脈、腹主動脈、淋巴結、接近橫膈膜的肺部等。超音波檢查一般無法觀察腸胃道內部,因其內的空氣會干擾音波之進入,但若其內有較大的腫瘤而將空氣推開時,也可能在超音波檢查下現形。 
●膽囊結石在40歲以上的成年人相當常見,平時多無症狀,故病人並不自知,一旦在超音波檢查中被發現,就應該少吃油膩食物以減低疼痛及膽囊炎之風險。
直徑超過1公分的膽囊息肉也多無症狀,但有演變成膽囊癌之風險,因此可藉由超音波檢查持續密切觀測其變化。當然,膽囊癌發生率雖不高,但常至末期才被發現,若能在早期被發現就有機會開刀予以切除。 
●脾臟深藏於腹腔左上方,即使腫大亦不易被觸摸到,病人自己亦不自覺,超音波檢查很容易可偵測到脾臟腫大之發生,進而探討是否有肝硬化或是其它病情,包括淋巴癌等。 
●腎結石也常常沒有症狀,超音波檢查中若發現較大的腎結石,會建議病人諮詢泌尿科醫師是否需予以震碎以免衍生併發症。有時也會意外發現腎盂明顯腫脹,其病因為下端輸尿管有腫瘤或纖維化狹窄,若未能及早處理可能會造成腎臟失去功能。腎臟癌也常在腹部超音波檢查中被發現,病人常無症狀。
●胰臟癌不易早期發現,但若定期接受超音波檢查,較有機會發現早期胰臟腫瘤。
●淋巴癌的發生也常在不知不覺中,早期發現就能儘早接受治療以控制病情。
●下腔靜脈狹窄甚至不通,初期多無症狀,但超音波可偵測出來。
●腹主動脈剝離破裂前也常無明顯症狀,一旦破裂可能瞬間就有生命危險。超音波檢查對腹主動脈剝離現象也有相當好的偵測能力。
●肺部肋膜積水也常在腹部超音波檢查中被發現,進而釐清形成之病因。

結語
綜上所述,您覺得定期接受超音波檢查有必要嗎?「每年一超」合理嗎?花一千元台幣保障健康,值得嗎?
 
疑惑解除補給站
Q:腹部超音波檢查前要空腹嗎?可以喝水嗎?
A:腹部超音波檢查前一般建議要空腹6∼8小時,主要是要讓膽囊脹大,其內部的病變才能看清楚,特別是膽囊壁上的細微變化。空腹的重點是不要進食油脂類食物,因此喝水甚至吃點清淡的東西是可以的。
 
Q:B、C肝患者需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是否最好固定由同一位醫師執行較佳?
A:腹部超音波檢查之關鍵在於檢查醫師或技術員之技術及用心,因此不一定需要固定接受同一人之追蹤。
 
Q:腹部超音波檢查能發現所有病灶嗎?
A:超音波會被骨頭和空氣阻擋,因此執行腹部超音波檢查時要努力避開肋骨之干擾,有時無法完全避開就會有觀察之盲點,因此,受檢者之肝臟有些部位是檢查之盲點,例如:右上側、左外側等。另外,胃腸道內充滿空氣,因此其內之病灶一般無法被清楚發現,必須依賴內視鏡檢查才能一窺全貌。也因為胃內空氣常會遮住胰臟的尾部及體部,故無法以超音波檢查保證胰臟有無腫瘤。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