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

第103期

出刊日:2023-07-18

返回上一層

一杯接一杯,無法自拔… 藥物及心理治療雙管齊下 助戒癮

比起抽菸,喝酒的危害似乎較為人忽略,但是飲酒過量不僅傷害自身健康,也會釀成酒後暴力、酒後駕車傷人等社會案件;當意識到自己沈溺酒精不可自拔時,務必尋求專業協助。
 
諮詢/黃偉烈(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臺大醫學院精神科臨床副教授)
撰稿/楊雅馨
 
四十多歲的陳小姐,平日睡前就喜歡小酌,這一年來為了業績、升官,經常透過喝酒跟客戶「搏感情」,有一次喝酒不小心跌倒,外傷住院,抽血檢測發現肝發炎指數GOT高於GPT,γ-GT(gamma glutamyl transpeptidase,丙麩氨轉肽酶)、三酸甘油酯都超標,血液紅血球容積(MCV)也異常,才知道自己竟罹患「酒精性肝炎」,主治醫師除了給予藥物治療,也照會身心科醫師,協助她戒酒。
 
從餐廳、小吃店、便利商店、賣場,處處可見酒精性飲料的蹤跡,下班後小酌幾杯放鬆一下,也是不少上班族的寫照。
 
根據調查,亞洲國家酒精依賴的盛行率(4.1~7.3%)雖低於歐美國家(7.0~12.2%),不過,一項比較2014年與2018年「台灣全國物質使用調查」的結果發現,有害飲酒之性別差異逐漸縮小。男性有害飲酒的比率一直較女性高,但有減少趨勢,女性則是有增加趨勢,尤其是在18~29歲的年輕族群。此外,也有研究發現,在精神科就診者,酒精使用達到疾病診斷的比例可達9.8%。
 
酒癮診斷標準
 
酒是會上癮的飲料,但什麼叫上癮?早期的觀點,與飲酒有關的精神問題包括酒精依賴(alcohol dependence)或酒精濫用(alcohol abuse)等現象。前者因為生理或心理上的因素,即便酒精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仍持續喝酒;後者則是飲酒後出現認知、行為、社會功能等損害,如酒後打人、酒駕等。
 
然而,一些研究顯示,酒精依賴與酒精濫用並不能簡單劃分,所以當前的診斷系統也將兩個概念合併稱為酒精使用障礙症(alcohol use disorder),其診斷標準有以下11項:
 
1. 比預期還大量或長時間攝取酒精。
2. 失去對酒精使用的控制,一旦喝了第一口就會一直想喝,也很難減量。
3. 花很多時間在買酒、喝酒或由酒精產生的症狀中恢復。
4. 對酒精有強烈的渴求,腦中所想的都是關於喝酒的事。
5. 無法完成工作、學校或履行角色功能或義務,如宿醉或需要請假。
6. 飲酒而導致或加劇社會或人際問題,如酒後與人爭吵。
7. 導致身體傷害,如家暴、酒駕。
8. 儘管知道喝酒會引發心理、身體或人際問題,卻仍持續喝酒。
9. 因喝酒而減少或放棄重要的事物。
10. 對酒精產生耐受性:需要更多酒精才能達到預期的興奮或放鬆感。
11. 戒斷症狀:因停止或減少酒精攝取而產生不適感,例如睡眠障礙、噁心、嘔吐、全身疲倦、心跳過速、盜汗、血壓及體溫上升、煩躁不安、眼皮、嘴唇與雙手發抖,嚴重時可能出現全身性痙攣、意識障礙,以及妄想、幻覺及譫妄等精神病症狀。
 
上述11項診斷標準中,如果符合其中2~3項為輕度酒精使用障礙症;4~5項為中度酒精使用障礙症;6項或以上則為重度酒精使用障礙症,但實際嚴重程度仍需至門診由醫師進行診斷性會談後才能確定。而俗稱的「酒癮」,可以用酒精使用障礙症來理解。
 
小酌不節制也會上癮
 
很多人平常雖有喝酒,但自認酒喝不多,離酒癮還很遠。在上述酒癮診斷標準中,確實沒有定義飲酒量,因為每個人的耐受量不同;臨床診斷比較在意的是喝酒是否誤事,影響健康、生活及工作等。
 
但也不能忽略小酌若不節制還是會上癮的事實。酒精的化學結構式為乙醇,可以影響腦部γ-胺基丁酸(GABA)、麩胺酸(glutamate)、內生性嗎啡與內生性大麻等神經傳導路徑,在大量接觸下出現耐受性與戒斷現象,使人失去自制能力。臨床上有不少人就是從低酒精濃度的水果酒、啤酒「入門」,愈喝愈多,愈喝愈重,變成需要紅酒、威士忌等烈酒才有放鬆的感覺,逐漸往酒癮靠近。
 
酒精成癮除了環境因素,與基因也有關,研究顯示,OPRM1基因與罹患酒精使用障礙症的風險有關,所以酒癮也有遺傳性,也有家族群聚的現象。
圖說:有人勸酒,堅定說「不」是最好的方法。
 
喝酒影響到生活、工作
應尋求戒酒治療
 
長期飲酒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是全身性的,根據台灣成癮學會的資料,有60種以上的身體、精神疾病與傷亡事件與酒精使用相關;另外研究也發現,酒癮者比一般人減少10年以上的平均壽命。
 
酒精使用障礙症會造成生理、心理、社交等不同程度的問題,影響層面很大,多數酒癮者對自己無法停止喝酒的行為其實多少有些自覺,只是難以自拔;若能藉由藥物、心理等專業協助,酒癮是可以控制的,雖然不一定能戒除到「滴酒不沾」的程度,但只要能維持不接觸酒精的時間一次比一次長,酒精對生活的負面影響下降,就代表有成效。
 
建議有以下情況,就應該勇於尋求戒酒治療:
1. 生理性依賴或戒斷症候群:如酒越喝越多、晨起後就想喝酒,停止或減少酒精攝取就出現不適感,如手抖、坐立不安、焦慮、睡不著、癲癇、意識混亂等。
2. 心理性依賴:如想戒酒戒不掉、飲酒失控,影響到重要的活動,如工作等。
3. 生理性問題:如已出現酒精性肝硬化、脂肪肝等酒精性肝病。
 
戒酒藥有3種
 
若已達到酒癮的程度,用意志力控制並不容易,透過藥物與心理治療才能事半功倍。若酒癮者有戒斷症狀,應先緩解急性症狀,如給予苯二氮平(benzodiazepines)類的鎮靜安眠藥物,度過此階段。若通過急性戒斷期後,覺得不飲酒會感到不舒服,出現對酒精的渴求(craving)或延長性的戒斷(protracted withdrawal)等現象,戒酒藥物即可考慮銜接上場。
 
目前常用的戒酒藥物,第一線為納曲酮(naltrexone)、阿坎酸(acamprosate),第二線藥物為雙硫崙(disulfiram),不過這些藥物健保均未給付。
 
納曲酮可降低酒精引發的興奮感,藉此降低喝酒的意念並減少酒精使用量。有口服、針劑兩種劑型,針劑為每四週打一次,藥效較長,不過目前台灣只有口服劑型。
 
阿坎酸為神經傳遞物質GABA的類似物,有助於調節酗酒造成的神經失衡,可以處理延長性的酒精戒斷症狀。戒斷分為急性、後續兩時期,急性期因為中樞神經失調嚴重,需要更快速處理中樞神經平衡的藥物,這時較適當的治療藥物為苯二氮平而非阿坎酸。但有些人度過這階段之後,仍會覺得不喝酒好像怪怪的、不舒服,這時候阿坎酸就可派上用場。
 
雙硫崙引進較早,俗稱戒酒發泡錠,是藉由抑制酒精代謝酵素乙醛去氫酶(ALDH),使乙醛的代謝途徑被阻斷,無法轉換為不具毒性的乙酸,導致乙醛堆積在體內的時間較久,喝酒後會有明顯的不適感,如臉潮紅、頭痛、噁心、嘔吐、盜汗等,藉此來讓酒癮者對酒精感到嫌惡。但因服用此藥會使有毒性的乙醛累積在人體,較不人道,也多少會影響服用意願,目前是後線藥物。
 
值得注意的是,肝功能不好的人,不適合用納曲酮及雙硫崙;阿坎酸則對腎功能比較有影響。但肝功能異常本身就與飲酒有關,一些個案若能及早減少酒精的接觸,有機會讓肝臟回復到正常狀態,當肝功能恢復到接近正常時,就可使用納曲酮、雙硫崙等藥物,但藥物選擇需與醫師討論決定。
 
心理治療與藥物一樣重要
 
酒癮治療的基本療程至少3~4個月以上,因為心理上和生活上要建立不依靠酒精的模式,需要一些時間。對許多酒癮者來說,喝酒已成為長期習慣,一旦遇到特殊情境或心情煩悶時,都可能再次喝酒,所以心理治療的重要性不亞於藥物治療。
 
精神科一般會視個案的「改變階段」決定搭配的療法。前期以「提升戒酒動機」為主,如讓個案對飲酒對身體造成的傷害產生夠深刻的體會;中期以「提供認知與行為策略」為主,如有人勸酒時該如何堅定說不;後期則以「預防復發」為主,如透過呼吸、冥想等技巧,以及自我覺察的訓練,改變以往遭遇壓力、受挫就想喝酒的行為,提高對風險情境的因應能力。
 
一次的戒酒成功,並不代表真正能遠離酒精,有研究顯示酒癮者要真正成功的擺脫喝酒行為,可能得經歷3至4次的循環。所以戒酒只靠意志力不見得那麼容易,應至身心科門診接受治療,或參加戒酒互助團體等,酒癮者的親友也應該站在鼓勵、支持、包容,替代責備、打罵,如此他們才更有機會順利戒酒。
 
酒精成癮防治亟待重視
 
酒癮造成的問題從個人層面到社會層面,影響深遠,但不可諱言,社會充斥著酒精美好的單一訊息,如書籍、戲劇、廣告常有美化飲酒的情節,社會上的敬酒、勸酒文化也根深蒂固,使酒精濫用問題未獲得應有的重視。
 
此外,酒癮者願意主動戒酒的也只有一小部分,即使有意戒酒,這群酒癮患者在醫療體系中也是相對被忽視的一群,即便政府近年對戒酒已逐漸投入經費和資源,戒酒藥物的可近性不高、提供戒酒治療的醫療機構有限等,都是酒癮防治的痛點,亟待各界重視,才能逐漸改變酒癮帶來的惡性循環。
 
BOX何謂飲酒過量?
 
一個單位(drink)的酒精,大約等於10~12公克的純酒精量,即相當於一瓶350c.c.罐裝啤酒(酒精含量5%)。單次飲酒超過4至5個單位被定義為暴飲(binge drinking),是常被認為可能對健康產生影響的數字。
 
疑 惑 解 除 補 給 站
Q:有人積極勸酒時,應該如何拒絕?
A:1. 直接拒絕:堅定說「不」是最好的方法。
2. 採用拖延方式:若無法直接拒絕,告訴跟對方同時也跟自己說:「下次、以後再喝」。
3. 平時應刻意練習堅定表達,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立場。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