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

第104期

出刊日:2023-10-12

返回上一層

腦中風5問 鄭建興教授專業解答

鄭建興
臺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
臺大醫院神經部主任
好甘心診所神經內科特聘教授
 
醫學專長:臨床神經學、腦血管疾病、神經重症、神經退化
 
Q1:腦中風的種類?
A腦中風的種類主要可分為缺血性中風(腦缺血或腦梗塞)與出血性中風(腦出血),腦出血又分為腦內出血與蜘蛛網膜下腔出血。根據台灣資料,中風患者中,75%是腦缺血性、20%是腦內出血、5%則是蜘蛛網膜下腔出血。
 
蛛網膜下腔出血
蛛網膜下腔出血主要是腦內的動脈瘤破裂造成的出血,發病年齡較輕,在動脈瘤未破裂前,常沒有什麼症狀,較大的未破裂動脈瘤可能會有壓迫顱神經或腦組織的症狀,多數的病人是破裂後引發劇烈頭痛、嘔吐、意識不清而送院,若出血量大,可能立即陷入昏迷,致死率極高。據統計, 1/3的病人在未到院即死亡,1/3的病人到院接受治療後仍會殘留較嚴重的後遺症,僅1/3的病人經過治療後可以恢復得不錯。
 
部分的動脈瘤的發生有家族性,若一等親內有因動脈瘤破裂引起的蜘蛛網膜下腔出血者,發生的機率要比其他人高出1倍,得格外注意。現今以磁振照影血管攝影的健檢有機會發現未破裂的腦動脈瘤,一旦發現立即請神經內外科醫師評估。
 
腦內出血
腦內出血是因為腦內的小動脈破裂,血液滲入腦組織引起腦組織受壓迫與壞死,腦內出血依致病機轉分為:(1)高血壓血管病變,主因高血壓控制不良引起,佔55%;(2)腦血管畸型,佔10%;(3)澱粉樣血管病變,多因年老時不正常蛋白堆積在腦部小動脈管壁,造成容易破裂出血,佔15%;(4)血液凝固異常引起,包括先天凝血異常、後天疾病或藥物致凝血異常,佔10%。
 
腦缺血
腦缺血是因為頸部或腦部的血管阻塞引起局部腦組織的缺血壞死,依致病機轉分為:(1)頸動脈或腦內大動脈粥狀硬化狹窄所致,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抽菸等是主要導致粥狀硬化的危險因子;(2)腦內的小動脈病變,大多與高血壓、糖尿病有關,造成腦內的小動脈管壁變厚、管腔變窄使得血液無法流入;(3)心因性血栓,心臟病變使得心臟內產生血栓,隨著血流跑到腦內動脈發生栓塞,最常見的是因心房顫動所引起;(4)動脈剝離,因為頸部或腦部的動脈壁裂開,使得血液跑到管壁內,反而管腔血流減少,導致腦部缺血,是年輕人中風重要原因。
 
Q2:出現疑似中風症狀時,該如何處理?
A現今一旦發生急性中風,特別是腦梗塞中風,在中風發生後3至6小時內到趕快到醫院接受治療,有相當高的機會可以恢復神經功能。在送院前,先讓病人平躺,麻痺側朝上橫臥,維持呼吸道的暢通,避免嘔吐嗆到而導致吸入性肺炎。注意病人的意識、呼吸和血壓、心跳,但不要立即給予降血壓藥物,若懷疑有低血糖的可能性,則可補充葡萄糖。
 
發生中風後,不要耽擱儘速聯絡119,等待或是針刺放血沒有助益,要把握黃金時間內送醫。一般民眾或是119救護員可以「FAST」來辨識是否可能是中風,「FAST」是辛辛那提中風篩檢指標而來,包括四個步驟:F為Face(臉部),露齒微笑是否出現不對稱或眼歪嘴斜的情形;A為Arm(手臂),將雙臂平舉,是否有一側手臂會垂下來;S為Speech(說話),是否口齒不清、表達困難;T是Time(時間),搶時間撥打119求救,儘速就醫治療。簡單記:「微笑、舉手、說你好、撥打119」。
 
Q3:什麼是小中風?短期內可能發生腦中風嗎?
A一般常說的「小中風」與「短暫腦缺血」宜界定清楚,短暫腦缺血是指腦內動脈短暫阻塞缺血,症狀大多在30〜60分鐘緩解,若症狀發生24小時內完全緩解、腦部影像未發現有梗塞則稱為短暫腦缺血。而小中風指的是影像已發現有梗塞,但症狀輕微,多數不到需要血栓溶解治療。現今的處置不必要將「小中風」與「短暫腦缺血」區別,因致病機轉、危險因子、預防策略、中風再發生,兩者差別不大。一年中風復發機會約5〜10%,最重要的是了解中風發生的機轉、選擇適當的抗血栓藥物、好好控制相關危險因子。
 
Q4:發生腦中風送到醫院時,會做什麼處置?
A當急性中風病人送達醫院急診後,會即刻啟動急性中風作業流程,包括緊急神經科或神經外科會診、快速腦部斷層掃描檢查、快速血液檢驗等。確定是腦梗塞中風,發作時間不超過4.5小時,符合靜脈血栓溶解治療的適應症,則會立即給予此藥物治療。現今的處置若懷疑有腦內大血管阻塞,會立即再進行斷層掃描血管攝影檢查,若確定有較大的頸部或腦部動脈阻塞,會立即啟動動脈內血栓移除術治療,此種治療是以類似心導管的方式,將腦動脈內阻塞的血栓移除或吸出。
 
接受靜脈血栓溶解或動脈內血栓移除術治療後,約有近一半的病人可以恢復到相當不錯程度,即接近正常或完全正常,但還是有一半的患者會留下較明顯的症狀,比如走路不穩、偏癱、講話不清楚等,日常生活可能需要旁人照顧。
 
病人接受靜脈血栓溶解或動脈內血栓移除術治療,或較嚴重中風、腦出血等,均會在加護病房接受密切監測與照護,控制生理參數與腦血流、感染等併發症,也會在急性期即進行復健評估與治療。
 
Q5:哪些人是腦中風高危險群? 如何預防中風發生?
A在腦中風發生前,腦血管疾病大多已在累積進展,當累積到臨界點時,因內在或外在的壓力與環境等因素就爆發出來。好好防範與控制中風的危險因子,是可以明顯降低中風發生,以下就主要中風危險因子分別敘述。
高血壓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腦中風危險因子,且是各種類型都相關,血壓易測量但也易被忽略。據統計血壓超過140/90毫米汞柱則中風發生風險約3倍,而收縮壓每增加20毫米汞柱則中風死亡率增加1倍。一般人的血壓應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有中風、糖尿病、冠心症、慢性腎病變合併蛋白尿則血壓更應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高血壓不只是會發生急性中風,長期血壓偏高,即使有在服藥但控制不良,可能發生智能退化與動作變遲緩,與發生血管性失智症或血管性巴金森氏症關係密切。
 
糖尿病
近年來糖尿病的盛行率與死亡率逐年上升,糖尿病是全身代謝異常的疾病,不只是血糖的代謝有問題,也表示蛋白質、脂肪等全身營養的代謝不均衡。糖尿病會導致的併發症很多,包括腦血管與心血管病變、腎病變、眼睛病變、周邊神經病變等,糖尿病的中風危險性為2〜3倍,血糖控制愈不好則風險愈高。每年應檢驗飯前、飯後血糖與糖化血色素,父母若有糖尿病的更要注意,因為糖尿病與基因遺傳關係密切。糖尿病的控制是五管齊下,包括血壓控制(<130/80 毫米汞柱)、血脂控制(低密度膽固醇<100 mg/dL)、血糖控制(糖化血色素<7%)、體重控制(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與足夠運動量。
 
高血脂
高血脂與動脈粥狀硬化密切相關,特別是血中低密度膽固醇(LDL-C)濃度過高會明顯增加缺血中風與冠心症的發生,每減少低密度膽固醇濃度約40 mg/dL可減少20%的缺血中風發生。一般建議每年應追蹤一次血脂(包括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三酸甘油脂),而控制的目標為總膽固醇<200 mg/dL、低密度膽固醇<100 mg/dL、高密度膽固醇>40 mg/dL、三酸甘油脂<200 mg/dL。許多的研究顯示以降血脂藥物,最常用的是statin類的藥物,其他還包括PCSK9抑制劑、ezetimide等,積極控制低密度膽固醇可以顯著降低中風與心肌梗塞發生,也能阻止頸動脈硬化進展。而對於已經發生缺血中風、動脈硬化相關疾病,低密度膽固醇更需要控制在<70 mg/dL。
 
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是老化的疾病,占全人口的1%,但80歲以上增加為10%,在老化社會高齡人口愈來愈多,心房顫動也會愈來愈多。心房顫動是心律不整的一種,是引起心因性腦梗塞中風最主要原因,心房顫動使得心臟無法規則收縮,心房會逐漸擴大,心臟內的血液無法順利打出來,容易在心臟內形成血栓,當血栓隨著血流到腦部,阻塞在腦內動脈就引發中風。心房顫動發生中風的風險高達5倍,在所有缺血中風病人約1/4合併有心房顫動,原則上一旦有心房顫動,若無特別禁忌症,多數可能都要考慮使用直接口服抗凝血劑抑制血栓形成避免中風發生,抗血小板藥物如aspirin、保栓通等,效果不大並不建議使用。
 
頸動脈硬化與狹窄
頸動脈容易發生粥狀硬化狹窄,特別是合併有高血脂症、冠心症,大的頸動脈的粥狀硬化斑塊會脫落形成栓子,栓子隨著血流到腦部,阻塞在腦內動脈就引發中風,在腦梗塞中風約10〜15%有明顯頸動脈狹窄超過50%。最方便的偵測工具是頸動脈超音波檢查,超音波可以快速而清楚的看到頸動脈硬化與狹窄程度,而頸動脈硬化也可以代表全身其它地方的動脈硬化,一旦有較明顯的頸動脈硬化,則應比照已有動脈硬化疾病的方式,積極控制危險因子與使用抗血小板藥物。當已經有明顯頸動脈狹窄,則可以與臨床醫師討論是否要進行介入治療,包括手術治療或是支架放置。
 
體重控制
根據最新的統合分析研究結果,身體質量指數(BMI)介於20至25則長期的死亡率與中風發生率最低,當BMI<20或>25則死亡率與中風發生率都會明顯,因此過胖或太瘦都不好,台灣高血壓與高血脂治療指引建議BMI應維持在22.5至25。此外,腰圍也是評估方式,建議男性應<90公分,女性<80公分。
 
適度運動
持續規律適度的運動可以明顯減少中風的發生,相較於幾乎不運動的人,中度運動量可以減少20%的中風發生,所謂中度運動是指運動時心律增加為平時的50〜70%,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適度運動為每週150分鐘,約是每週3〜5次,每次30〜50分鐘,但過度的運動量反而不好。
 
飲食控制
均衡的營養、控制熱量、低脂低鈉高纖飲食可以降低中風與心血管疾病發生,過去研究顯示地中海飲食可以降低10〜20%的中風發生,地中海飲食強調多吃蔬果、穀類、豆類、奶製品、魚、橄欖油,適度飲酒,少食紅肉、飽和脂肪、甜食,這也是現今多數健康均衡飲食的建議。
除了上述危險因子需要注意,其他還包括:應戒菸、避免過量飲酒、注意空氣汙染與劇烈氣候變化,女性應注意避免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女性荷爾蒙等。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