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期
出刊日:2023-10-12
返回上一層2023「今年超了沒」活動 動員醫護義工700多人、 3小時4663民眾受檢! 8成檢出異常 2.6%疑有肝腫瘤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以下簡稱肝基會)2023年7月23日號召全台、離島金門、馬祖共24家醫療院所同步進行免費腹部超音波檢查活動,揪出8成異常。呼籲民眾,定期抽血與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能確保肝臟健康。
撰稿/編輯部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教授有感於肝臟是沈默的器官,因此自2021年起結合每年7月28日的世界肝炎日,推動「今年超了沒?全台免費腹部超音波檢查活動」,希望喚起國人對健康的重視,避免太晚發現肝癌的悲劇。
今年活動首度結合外島金門與馬祖,號召了全台共24家醫療院所,動員近90位肝膽腸胃專科醫師、600多位護理人員與志工群,於2023年7月23日上午8:30~11:30,同步為40歲以上的民眾免費進行腹部超音波篩檢,檢查部位涵蓋肝、膽、胰、脾、腎臟。今年受檢人數再次突破新高,超越去年3205人的紀錄,在3小時內完成4663人,圓滿成功!
活動當日正巧是大暑,炎炎夏日,許多篩檢地點上午7點多就開始有民眾抵達排隊。在台北好甘心診所排1、2號為母女檔,75歲的任女士與51歲的彭女士兩人清早6時15分就趕搭基隆第一班客運到台北。兩人從未做過腹部超音波與抽血檢查,也不清楚自己是否有B、C型肝炎,因為時常在報紙上看到許金川教授的衛教文章,因此上網報名來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
分布於全台各地的24家醫療院所每半小時會透過網路回傳篩檢數據至肝基會統計小組,並於下午1點由本會楊培銘總執行長發表此次腹超篩檢的統計結果。
121人有性質不明肝腫瘤
其中10人高度懷疑肝癌
此次篩檢共4663名受檢者,檢查出有異常者高達3795人(81.4%),其中121人疑似有肝癌或性質不明腫瘤(2.6%),有10人被高度懷疑為肝癌。另有5人肝硬化(0.1%)、378人為肝實質病變,更值得注意的是高達2505人(53.7%)有脂肪肝。肝基會與參與活動的醫療院所也會協助轉介異常者後續追蹤治療。
「肝臟是否健康?不是靠感覺,而是靠抽血檢驗加腹部超音波檢查。」楊培銘教授說,消滅肝病第一個行動是主動篩檢,了解自己是否有B肝或C肝,肝基會過去29年已做了828場免費篩檢,足跡遍布台澎金馬及164個偏鄉,就是希望喚起民眾對健康的重視。
隨著新生兒全面接種B肝疫苗,目前37歲以下的B肝帶原者極少,然而脂肪肝的比例卻逐漸上升,肝臟也可能受脂肪堆積影響導致發炎、纖維化甚至肝硬化。許金川教授強調,非侵入性、無放射性的腹部超音波是醫師臨床診斷的利器,可讓腹部器官的異常無所遁形,臨床常發現,有些B肝或C肝帶原者不一定只會在肝臟發現腫瘤,也可能出現淋巴癌、腎癌,這都有機會靠定期腹超早期發現。
建議有肝硬化者,每3個月抽血並接受腹超檢查;有慢性肝炎者,則每3~6個月追蹤1次;其餘40歲以上民眾,建議每年定期健康檢查、特別要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在腫瘤比較小、未出現症狀之前先找到它,就能及早發現、有效治療。



圖說:台北場工作人員合影。

圖說:此次號召近90位肝膽腸胃科醫師為民眾做腹部超音波。

圖說:護理師詳盡解說檢查結果。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
- 總編輯的話:翻轉肝癌,下架肝病!
- 余天自曝7公分肝囊腫 絕大多數屬良性病灶
- e抗原陰性者 B肝藥物健保給付規範10月起放寬!
- 翻轉晚期肝癌! 第一線治療藥物「免疫加標靶」 健保給付了!
- 翻轉晚期肝癌|「重粒子」新利器 強度大 副作用更少
- 翻轉晚期肝癌 釔90微球體 「體內放療」 殲滅肝腫瘤
- 逾半國人有脂肪肝! 應定期追蹤 提防是否有肝纖維化、肝硬化
- 肝纖維化別害怕 及早阻止肝發炎可逆轉!
- 肝臟發炎可以吃B群嗎?
- 愛肝新樂園 掛哪一科?掛兩顆?
- 為何突然猛爆性肝炎?
- B肝帶原者建議驗D肝 B肝治療效果不好, 可能是D肝作祟?
- 胰臟癌治療新觀念 複方化療後再手術 提升存活率
- 肝爹信箱 有問必答
- 扶輪傳愛 響應「今年超了沒?」 為基隆市身障朋友免費保肝
- 日本民間友人捐贈腹超儀器 支持「全島一肝」偏鄉篩檢
- 肝基會29周年慶 小朋友們獻唱感謝醫護人員 許金川教授呼籲每年腹超 早日下架肝病!
- 心臟衰竭5問 王水深教授專業解答
- 腦中風5問 鄭建興教授專業解答
- 萎縮性胃炎5問 林伯儒醫師專業解答
- 應力性尿失禁5問 楊佩珊醫師專業解答
- 陰道炎4問 吳珮琪醫師專業解答
- 林邁女士 追蹤肝血管瘤 意外發現食道腫瘤
- 好心肝門診中心擴建 11樓門診服務正式啟動 5 樓門診內視鏡中心積極規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