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

第87期

出刊日:2019-07-15

返回上一層

LiverNews/B肝帶原孕婦之新生兒 7月起全面補助注射免疫球蛋白

為了讓下一代徹底免於B肝威脅,衛生福利部強化防護措施!國內公費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實施對象,原本僅限於母親為B肝帶原且e抗原陽性之新生兒,自2019年7月1日起修訂為只要母親為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者,新生兒出生後皆可施打免疫球蛋白,不限於e抗原陽性者。
(圖說:媽媽為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者,其新生兒皆可公費施打免疫球蛋白。)
衛福部是依據行政院核定之「充實國家疫苗基金及促進國民免疫力第三期計畫(108-112年)」,擴大公費對象。凡2019年7月1日(含)以後出生、且母親為B肝表面抗原陽性之新生兒(無論母親之e抗原檢查結果),均可於出生24小時內儘速接種1劑HBIG及第1劑B型肝炎疫苗,且越早打越好。之後寶寶還需在出生30天大及6個月大的時候,接種第二、三劑B肝疫苗,才能發揮完整保護力。
 
此外,新生兒滿12個月大時,應檢測其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表面抗體等,以瞭解預防接種成效與感染狀況,採取後續補接種與追蹤措施。
 
目前孕婦產檢之B型肝炎血液檢查項目,維持提供表面抗原(HBsAg)及e抗原(HBeAg)兩項,作為判斷新生兒是否符合接種公費免疫球蛋白之依據。
 
台灣成年人的B肝帶原率曾高達15%左右,其主要原因就是母嬰傳染,也就是B肝帶原媽媽在生產過程中將B肝病毒傳染給新生兒。一般而言,當B肝帶原者血中e抗原呈陽性時,表示病毒量高且具高傳染性,反之,e抗原陰性者,表示病毒量低且傳染力偏低,但仍有傳染風險。故衛福部此次擴大補助對象,希望讓所有B肝帶原媽媽的新生兒,都盡可能免除傳染風險。
 
除了上述措施,先前健保署也已從2018年2月1日起,針對血中B肝病毒濃度≧106IU/mL之孕婦,自其懷孕第28週至第32週起,給付抗B肝病毒藥物Tenofovir(300 mg)或Telbivudine(600mg)每日一粒,至產後4週為止,用意在使生產時孕婦血中之B肝病毒量明顯降低,以降低母嬰傳染機率。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